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勇立潮头敢为先 奋楫扬帆谋新篇
2017年7月12日 09:31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顾亦来 通讯员 王振浩

红船精神引领海宁公安铸“国优”

  全国执法示范单位、全国标兵看守所、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全国首个县级城市交通畅通技术示范基地、全国首个县级DNA实验室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国首个县级公安机关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公安部大数据实验室……前不久,拥有了近十项“国字号”头衔的海宁市公安局,又获得了“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

  “首创、奋斗、奉献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全局上下形成了讲实话、谋实策、出实招、用实功、比实绩的‘五实警风’,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民生安全是第一警务’,将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全体党员民警用责任和担当,一步一个脚印铸就了‘国优’荣誉。”海宁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顾照荣说。

  

  首创:微改革引领警务转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日益智能化、网络化,在浙江省公安厅“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理念引领下,海宁公安以“警种融合、联动共享、科技应用、减负增效”为改革导向,一项项微改革、微创新,引领海宁公安警务工作机制转型升级。

  “以前破案靠传统的走访调查、大量的人工比对,现在我只要把案情往平台里一录入,就会有专职监控员、情报分析员、刑事技术员等帮我调查各类有用信息,其他所队还会在平台上帮我串并案件,工作效率与节奏大大提高,破案率也大幅度上升。”海宁长安派出所民警朱云飞说。

  朱云飞说的平台,是“海宁市公安局好多快执法办案合成平台”,平台的开发者是该局情报中心主任杜海杰。

  杜海杰对大数据应用情有独钟,凭着对计算机编程和软件研发的挚爱,2012年他调入海宁市公安局情报中心工作,通过夜以继日的自学,成功从一名侦查员转型成为一名科通技术员,因成效显著,局里为其成立了“杜海杰工作室”。短短5年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好多快执法办案合成作战平台”“沃警务防控云平台”“智能人像比对”“慧眼”平台等近百个深受民警喜爱的实用系统,实现了公安信息资源共享、深度研判、主动预警和精准打处,撬动着海宁公安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大跃进。其中“沃警务防控云平台”深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一网管控人、车、物、单位、场所等治安要素,并拓展延伸应用至民生领域,有效服务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和基层治理。

  在杜海杰看来:“公安工作不分红花与绿叶,自己开发系统平台,既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利用自己刑侦工作经验边开发边用边改,优势明显,而且自己也乐在其中。”

  

  奋斗:坚持中护卫民生安全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涉及食品药品环境等事关民生的案件,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海宁市公安局坚持持续严打态势,争分夺秒打击犯罪护卫民生安全。

  去年12月22日,嘉兴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电话通报了向长江倾倒垃圾的特大环境污染案线索,要求海宁迅速行动,全力侦办。

  从接到警情的那一刻起,海宁市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大队长史宏俊开始连续通宵达旦地工作。在上级公安机关和海宁市公安局的有力指挥下,史宏俊牵头对内协调各警种协同参战,每天制定工作计划,指挥协调各个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进度;对外积极联系法院、检察院,研究法律适用问题。

  “为了这个案子,我们史队连续三天两夜没有休息,累到随便靠哪里都能睡着的程度了。”专案组民警徐群鹰说,连续一个月,史宏俊都在单位加班或者出差,涉案团伙主犯之一的张某先是逃往河北唐山,随后又潜逃内蒙古赤峰市,接着又折回唐山滦南县,行踪飘忽不定,抓捕小组三次抓捕均告失败。史宏俊带领专案组成员先后转战江苏、河北、内蒙古等地,一举摧毁了以犯罪嫌疑人沙某和张某为首的在长江倾倒生活垃圾的犯罪团伙,成功破获“12·22”特大污染环境案。

  打击和防范,一直是公安工作的两个主业。海宁许村辖区家纺产业发达,西邻杭州,北接桐乡,地理位置特殊,治安环境异常复杂。

  “别把安全防范不当事儿,疼起来要人命!”这是许村派出所所长周少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一名80后所长,周少林把基层基础防范工作的突破口瞄准了“互联网+”。在他的带领下,社区民警根据自己管辖区域创建微信警务室,“键对键”与辖区居民、流动人员联系互动,有针对性地实时发布安全管理手段和近期治安情况。目前,许村派出所已分门别类建立微信警务室微信群135个,8300多名新居民成了微信群里的“常客”。防控宣传到位、基础工作扎实,使“平安之花”绽放更艳,今年初以来,许村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36.2%。

  

  奉献:勇担当闪耀赤诚警心

  55岁,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个静等退休的年龄,而扎根社区23年的董建祖,却在这个年龄段上火了一把。

  这位“老民警”不仅巩固了社区警务传统的优良做法,还用一颗年轻的“心”赶起了“新潮流”,建“公众号”、“玩”微电影、打造“样板房”工程,连大学生都成了他的粉丝。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董建祖的辖区。在这所大学里,每到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会反复看一部部有关安全防范的微电影。而这些微电影,都是董建祖和在校学生一起拍摄完成的。前几年,这所大学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电信(网络)诈骗案。起初,他经常奔到学校里去发传单、贴海报,但是收效甚微。后来,他盯牢了当时很流行的微电影,自己当导演、当编剧,同学们做摄像、做后期。制作完成后,就通过学校闭路电视,每天反复播放。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提高了警惕,诈骗案件的发生在校园里下降非常明显。

  老庄社区位于城郊接合部,出租房屋众多,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对此,老董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推进“标准化”建设。

  去年下半年,老董请来了海宁市消防大队的参谋,在辖区里组织开展了“消防样板房”调研,动员房东按照统一的标准配备消防设备,打造“消防安全屋”。辖区8户房屋的房东率先报名,自掏腰包,购置了灭火器、烟感器、逃生绳、应急灯、喷水带等“消防五件套”。

  “安全隐患减少了,租客也愿意租住安全系数高的房子。”在老董鼓动下,目前,社区里140多户房东都主动配备了“消防五件套”。老董顺势而为,将1000多名房东和新居民拉入了他的微信警务室,在微信中开起了消防安全讲堂。老董说:“现在,租房过道里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等情况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一个人年龄大了不要紧,关键心态不要老,我其实也不是赶时髦,我觉得年纪大了更应该与时俱进,我要让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董建祖说。

标签:红船精神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