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聚焦聚力突破
早上,孟春从上海松江区出发,经过申嘉湖高速,45分钟后,抵达位于嘉善西塘景区门口的富连网,这是富士康在华东区的首家科技体验店。作为这家店的运营总监,孟春每周都要在上海和嘉善之间往返两三次。
奔走在嘉兴与上海的高速公路上,不止是孟春。嘉善归谷的工程师们、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的众多工作人员……他们都像孟春一样,是嘉兴接轨上海的见证者。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把“主动接轨上海”写入引领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今年3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车俊提出嘉兴要牢筑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接轨上海,嘉兴已经全面发力。
新形势下,上海这座长三角龙头城市一路高歌、乘风破浪,嘉兴借梯登高、乘风而上,努力为全省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作出“嘉兴贡献”。
民生先行奏响接轨组曲
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平湖市新埭镇的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这家平湖企业却有着“上海基因”,最显著的是它的电话,以021打头。原来,在2013年以前,研和新材料位于上海金山,而当租金上涨、空间有限等一系列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出现时,公司将新生产线迁到了平湖。
“我们当时的供应商和顾客基本都在上海,原来的电话号码又比较好记,所以不想变动。”研和新材料董事长、总经理陈国东告诉记者。经过和电信部门协商,研和新材料沿用了原来以“021”打头的号码。
如今,嘉兴全市均可申请安装021打头的电话。享受上海的资源,承担嘉兴的成本,接轨上海的过程中,获益的不止企业。
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嘉兴紧紧把握住上海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接轨红利全民共享。
自去年10月27日,我市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合作联合建立八大诊疗中心后,嘉兴老百姓享受到了上海医疗水平的同城待遇,此举开全省先河。
“我们本来打算去上海看病,但是上海的一个专家号半个月前就被抢光了。”近日,饱受肾病困扰的孙老伯来到了嘉兴市第一医院肾病联合诊疗中心,在家门口看上了上海专家。
另外,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通过八大诊疗室可以直接转往上海的医院进行治疗。为了让异地就诊更方便,我市相继开通了与上海长海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保异地联网结算,在上海看病当场刷医保卡结算,无需再拿着厚厚一叠发票回嘉兴报销。
教育资源方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交大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等合作办学持续稳步推进;上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桐乡上海耀华国际学校、平湖国际枫叶学校正式开学。我市百姓享受上海优质教育资源面逐渐扩大。
御风而上迎接上海目光
嘉兴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通,在上海不断向嘉兴抛出民生红利橄榄枝的同时,嘉兴也不断承接着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的需求。
未来,上海将打造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的非核心功能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嘉兴乘势而上,承接外溢,实现错位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沪嘉两地加强平台合作共建,为上海企业转战嘉兴牵线搭桥。据悉,我市1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中已有15家与上海重点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一半在平湖,一半在上海金山区,一个园区跨省市开创了园区合作之先例;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与商务部上海基地签订了产业园区资源转移共享平台合作共建协议,海宁科技绿洲一期已完成近90%的招商任务。
在嘉善县干窑镇工业园区内,浙江华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试生产。该企业主要生产OLED中间体和OLED成品材料,多应用于曲面屏。据了解,华显光电孵化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需要更大的场地。为此,经过一番考察,最终将根扎在了嘉善。“这里离上海近,交通方便,潜力非常巨大,且镇里的招商服务好,工作高效务实。”公司总经理吴跃初说。
据悉,该公司是三星、华为、小米等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市场规模超百亿元。量产后预计产值达7000万元。
与华显光电一样,许多上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产业转移的问题,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嘉兴。
今年初以来,我市已引进上海内资亿元以上项目23项,实到内资总额44.87亿元。
沪嘉两地同频共振
今年6月7日和8日,我市四套班子领导赴沪学习考察,希望以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将嘉兴市打造成为浙江省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
居高声自远,高度决定视野。双方探讨的核心议题,正是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在现有的一体化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同频共振”。
为此,我市接轨上海工作将着重抓好“一二三”。
“一”即打造一个示范区,加快推进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构建区位节点优势;“二”即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大关键领域一体化,使嘉兴市民享受更便捷的同城待遇;“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合作、政策环境三方面对接取得新突破,借力上海全面构筑人才、创新、科技高地,营造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
站在潮流的风口,嘉兴上下立足“大开放”理念、“大转型”导向、“大服务”格局、“大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接轨上海工作的实效性,牢筑接轨上海“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