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日报·秀洲新闻》报道了油车港镇打出组合拳帮扶织机户转产转业的情况,该镇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对困难家庭给予转产转业补助等多种措施帮扶织机户转产转业。读此报道,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急织机户所急、想织机户所想,多途径为其谋出路的为民情怀。
众所周知,秀洲北部几个乡镇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不少农户办起了家庭织机,到了90年代,千家万户办起了织机,甚至有的村几乎家家户户有织机,织机成了不少农户长期以来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织机污水的排放对当地环境和水域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今为了治理污染、建设农村美好家园,秀洲区打响了整治散户喷水织机攻坚战,政府及有关部门鼓励喷水织机户拆除织机转产转业。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大织机户积极响应和配合。据有关资料显示,油车港镇已有97%的织机户签订拆除织机的协议,其他乡镇也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由点到面地整治散户喷水织机,全区已完成签约1182户、15900多台。
然而,随着散户喷水织机的整治,如何帮助拆除织机后的众多农户转产转业、开辟新的收入渠道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因为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面对散户喷水织机整治后的转产转业,除了农户自身要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发挥特长优势转产转业外,作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来说,更应积极作为,千方百计帮扶拆除织机后的农户转产转业,要多措并举采用多种帮扶方式方法,使织机户实现华丽转身。在帮扶过程中,要针对各地自然禀赋和现实条件、农民转产转业的意向、需要转产转业人员(户)的年龄层次和劳动技能等实际情况,实行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帮扶,特别是对转产转业确有特殊困难的农户应采取帮扶及培训技能等多种措施,总之,要通过帮扶,使拆除织机后的农户继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真正消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