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来了!
2017年6月26日 09:35 来源:新华社

  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

  □据新华社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25日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并将于今天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就中国标准动车组和“复兴号”命名的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

  一问:“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产品型号是如何定义的?是否与速度有关?

  答: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号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A”和“B”为企业标识代码,代表生产厂家;“F”为技术类型代码,代表动力分散电动车组,其他还有“J”代表动力集中电动车组,“N”代表动力集中内燃动车组。

  今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

  二问:“复兴号”选择在京沪高铁首发是基于什么考虑?下一步有何安排?

  答:京沪高铁已开通运营6年,运送旅客6.3亿人次,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和运营服务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京沪高铁日均运送旅客50.5万人次,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速铁路干线。

  目前,铁路总公司正在组织实施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并与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共同协调推进沿线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开行,对于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铁运营服务品质,打造中国高铁国际品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运输需要,进一步发挥京沪高铁运输潜能,展示“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性能品质,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舒适快捷的旅行体验。

  三问:当前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总公司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在高速铁路技术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高速铁路完备先进的技术体系,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技术,以及工程建造、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系统集成等各个技术领域,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我国铁路将更加注重安全、经济、智能、舒适、绿色,通过研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铁路技术装备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使得旅客体验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研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铁路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和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铁路经营管理和养护维修水平持续提升。

  四问:与以往的动车组相比,“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亮点?

  答:中国标准动车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特点主要有:

  一是国家大力支持。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项目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二是统筹科研力量,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自2012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集合国内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优势力量,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开展了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

  三是坚持需求牵引。从中国高铁运输需求出发,采用正向设计思路,开展技术条件和技术方案设计。

  四是坚持自主化。坚持以我为主开展技术攻关,全面掌握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软件、硬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或选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五是充分试验验证和考核。中国铁路总公司统筹安排利用大西高铁综合试验线、郑徐高铁、哈大高铁开展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和运用考核,并进行了时速420公里交会、重联试验,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

  五问:中国标准动车组采用了哪些“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在高铁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增强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有何作用?

  答:在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我为主,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及专门为新型标准化动车组制定的一批技术标准,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构建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先进科学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标签:国内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