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高照街道联络室: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车”
2017年5月8日 09:07 来源:嘉兴日报 撰文 董宇佳 钱伯清 赵晨 □摄影 胡华丰 姜丽丽

  政治协商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而基层则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近年来,高照街道政协联络室紧密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基层民主协商活动、重点工作调研视察活动、“民生主题”社情民意收集反馈为主要方式,多次组织党员群众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开展专题民主协商,从而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和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履行好联络室职责,沟通了党政群,服务了老百姓。

  今年,高照街道政协联络室进一步加强民主协商、解决民生实事,通过“绿”、“红”、“蓝”、“橙”四色来围绕中心,以“重点工作委员现场行”的新形式来推进基层协商,更好地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车”。据悉,“绿”代表“五水共治”,包括剿劣行动等;“红”代表红色义工和项目推进,包括委员巡防、环境整治、高桥片区改造等;“蓝”代表书海文化,包括睦邻建设和居民书香场馆建设推进等活动;“橙”代表关爱活动,包括委员结对困难家庭等;一年以四色贯穿,有效加快各项工作的开展推进。

  

  政协委员监督“五水共治”

  “这几年,我们学校边上的马泾港不臭了,河岸也绿了,河长牌也竖起来了。我认为“五水共治”要开展好,除了政府要投入治水的人力、财力、物力之外,全民治水的意识更要进一步提升,可以通过倡议书、公开信这些好的形式,尤其是在高照的一些城中村,让新居民参与治水也很重要。”区政协委员钱利春在参加街道联络室3月23日组织的一季度“重点工作委员现场行”座谈会上是这样说的。

  在今年全省剿灭劣V类水的大背景下,联络室组织群众代表、部门领导、政协委员等开展多方互动,委员们走遍了街道的25条大小河道,听取街道治水办关于辖区劣V类水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街道治水办在此次调研座谈会后在全街道范围发放了剿劣倡议书,钱利春委员的提议得到了采纳,倡议书也发放到了广大的新居民手里,并通过新居民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治水一起走”等系列活动。

  

  民主协商助推难题解决

  城中村的小餐饮污水直排、占道经营、证照不全、环境脏乱等问题一直是群众所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也有损城市环境卫生形象,更影响剿灭劣V类水工作的有效推进。

  5月4日上午,在高照街道会议室内,秀洲区市场监管局、区环保局、区行政执法局、区消防大队等部门以及高照街道联络室负责人、街道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协商有关辖区内象贤、陶泾、新义等拆迁自建小区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并在会后实地踏勘了小区餐饮店的现状。这也是今年高照街道政协联络室的一大重要提案。

  据悉,高照街道辖区内拆迁自建小区数量众多,承载了附近园区就职新居民的居住功能,本地居民将房屋出租给新居民开办各类小餐饮的情况极为突出,随之而来的消防隐患、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近年来,街道多次呼吁并组织整治行动,但由于职能所限,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情况,街道联络室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议,并提议按照小餐饮目前现状进行分类处理,采取“关停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的“三个一批”整治方案,对拆迁自建小区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明确标准,形成合力。截至目前,经过联络室前期的走访了解,5个拆迁自建小区内共有小餐饮122家,接下来将督促有关部门出台管理标准,委员们会参与到监管强化、集中整治、规范引导的工作中去,有效遏制小型餐饮无证经营行为,共同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打下良好基础。

  

  贴近基层服务民生发展

  今年,联络室还将组织政协委员参与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分阶段对高桥集镇改造提升、新义村小区改造提升和高照图书馆建设三个重点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和民主监督,“重点工作委员现场行”要行出好意见、做出好宣传。4月上旬,联络室负责人董宇佳专程到高照实验学校小学部为全体老师讲解了高桥集镇的发展蓝图,启动了“委员走基层,宣讲贴民生”活动的第一站。

  在本周即将启动的“界别活动周”期间,高照联络室将在秀清社区开展“送医送药送服务”三送活动,组织市中医院内科、眼科、五官科、中医保健等科室的志愿者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义诊等服务。这一项活动是街道政协联络室每年坚持开展的品牌活动,通过红心服务打造“红心高照”,为红五月的义工之城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

标签:高照街道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