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栖卧、绿水绕镇是新塍这片土地的特色,也是这座千年古镇最宝贵的财富;宜居环境,是新塍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最稀缺的资源,也是这座千年古镇最具活力的招牌。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号角吹响,奋发图治的新塍人迅速行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和专项规划,突出“一镇一品”、“一路一案”的理念,结合古镇特色资源,发力改善新塍的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
而今,漫步幽幽古镇,道路宽阔、地面整洁、墙面干净、绿意葱葱的诗意景象是镇容镇貌改善的写照;便民停车场、整洁公厕、“三线下移”等民生诉求有了真切回应。一座用美丽、生态来塑形,以宜居、和谐来铸魂的活力新塍正徐徐走来。
以提升为“拳头”
赋予千年古镇新形象
打造长三角独具魅力的健康养生古镇,这是新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但是,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又缺乏专门的融资平台和经费支持,新塍古街区基础设施薄弱,“三线管网”建设滞后,少数特色民居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杂乱的形象影响了整个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嘉兴市第二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新塍镇又吹响了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镇的创建号角,这便给打造城镇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小城市的特色,又不失去千年古镇风韵。
找到短板,便要努力补齐短板。一场场大刀阔斧的整治提升行动接连上场,“洁、绿、亮、美、序”千年古镇的新形象也正在显现。
高速公路出口处是新塍古镇的门面,也是古镇给予外地游客的第一形象。翻开崭新的高速公路出口处的设计图纸,白墙黛瓦的马头墙造型,既有水乡特色,又不失现代设计之感。“目前,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土地平整已经做好了,三线下移也在有序推进中,接下来要全面推进其他各项工程,力争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新塍镇整治办负责人说。
新塍塘绿道是新塍古镇串联城乡生活的绿色“名片”,徜徉生态绿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吹拂着母亲河微风,每天清晨和傍晚“绿丝带”上都格外热闹。如何进一步擦亮这张绿色“名片”,也成为新塍提升古镇形象的难题之一。“新塍塘绿道是新塍古镇与秀洲国家高新区串联的便民廊道,我们既要进一步提升形象,也要将绿道的外循环与古镇的绿道内循环打通串联,构筑更大的绿道生态圈。”该负责人还介绍说,今年新塍镇计划将新塍塘绿道的出口进一步西进延伸,将其与古镇自身的绿道圈联通,同时规划在新塍大桥东侧建设一个绿道主题公园,该公园规划建设停车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点、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
白墙黛瓦、水乡韵味是江南古镇不可或缺的形象,也是新塍镇大力发展古镇旅游不可或缺的形象。经过前期在胜利路沿街商铺的试点经验,今年新塍镇将全面推进蓬莱路沿街立面改造,统一打造古朴的水乡风格,进而提升古镇形象。另外,新塍市河南侧的绿化带可谓是古镇街区的一片“绿肺”,今年,新塍镇还将对其进一步优化提升,将在能仁寺前增种一片银杏林,使之与古刹禅境相呼应;同时还将对陆家桥转角公园进行提升,合理规划绿植结构,增设拱形廊桥和亲水平台。
“4月份将启动EPC设计施工一体化这样一个项目,整个项目投资2.96个亿元,今年计划要完成总投资量的80%,也就是到年底,整个新塍镇形象提升工程的面貌基本出来了。”新塍镇副镇长周新明说,按照镇里年初定下的目标,新塍将全面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
以民声为导向
全面编织“民生网”
不追求表面光鲜、干打基础的活,做谋长远的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放在解决制约古镇发展的难题上,这是新塍镇的办事原则!新塍镇在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中,直击古镇百姓的民生痛点、难点,让民声所呼得到真切回应,全面编织起一张普惠百姓的“民生网”。
公共厕所对于古镇街区旅游和古镇居民生活都十分重要,目前,新塍古镇共有公共厕所22座,但因建造年份与使用情况的不同,大部分公共厕所设施老旧、环境脏乱,为此新塍镇结合实际情况,打响公共厕所整治。“早在去年11月,我们便制定了《新塍镇公共厕所专项规划》,规划建造镇区公厕34个,而且公厕外立面规划统一建成白墙黛瓦的水乡风格,内饰采用木质门板及淡色瓷砖。”据新塍镇整治办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底至今,新塍镇已完成西北大街与西南大街新建公共厕所3座,改建5座。今年还计划新建公共厕所3座,其中胜利南路公厕将于5月底完成,蓬莱路(小蓬莱公园停车场)公厕和绿道主题公园(绿道延伸段)公厕则计划在10月底完成。同时,还将对新塍菜场南侧公厕、朝阳路停车场公厕进行改造提升,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
随着古镇人气越来越旺,停车难的弊端不断显现,而这也成为古镇发展的另一个民生痛点。日前,在新塍中学前的一片空地上,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新增30个停车位。“今年初以来,我们就已经新增了包括新塍中学停车场在内的7个免费停车场,共计新增免费停车位456个,接下来我们还将联系交警部门,在镇区范围内安装违停抓拍系统,不光解决停车难,同时解决车乱停的乱象。”新塍镇整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彻底改变古镇街区节假日拥堵甚至交通瘫痪的状况,新塍镇以“道乱占”、“车乱开”专项整治为契机,通过编制《新塍镇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2016—2030)》,计划新增、扩建停车场16个,解决这一民生痛点,从而进一步改善乱停车的现象,做到“停车有位、停车有序”。
在新塍古镇上,一些老小区内,私搭乱建情况众多,不仅有损形象,更是横亘在居民身边的安全隐患。为此,新塍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响应群众呼声,对镇区主要小区内的违章搭建开展清零行动。“我们住在这个小区都25个年头了,以前这里又是堆着杂物,又是圈地种菜,小区里又脏又乱,现在可好了,违章建筑拆了,绿化也种上了,整个小区的形象好多了。”家住新塍镇朝阳西村小区的朱阿姨谈起小区环境的变化,连连称赞,更让他们开心的是,小区内还增设了一套健身器械,几百户居民的家门口有了休闲健身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新塍镇还制定和完善了《智慧新塍系统方案》等系列规划,紧扣区域百姓的民生痛点和难点,发力改善新塍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我们还有一系列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目标就是要让小城镇卫生状况明显改观、镇容镇貌明显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让水乡古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新塍镇副镇长周新明表示,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近期还将对蓬莱路与朝阳路再次进行集中整治,另外,镇区停车场、新晖路立面改造、胜利路“三线下移”等工程也将加速推进,让千年古镇迈向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小城镇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