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7日,我市今年第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在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17年一季度,我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资金价格总体稳定,银行资产质量保持良好。与全省相比较,嘉兴市金融生态环境优势比较明显,资金洼地优势明显。在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中颇为喜人的是,制造业贷款增加明显,放出实体经济复苏信号。
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银行信用占比提高
数据显示,1至3月,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71.75亿元,同比少增12.28亿元。分结构看,一季度,全市新增银行贷款336.09亿元,同比多增30.45亿元;新增银行表外融资57.37亿元,同比多增27.83亿元;直接融资下降33.35亿元,同比少增71.74亿元;新增非银行融资机构融资11.64亿元,同比多增1.19亿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对嘉兴市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在加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银行贷款占到了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90.41%,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论是人民币贷款规模还是外币贷款规模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去年,我市的直接融资规模发展迅速,今年一开年却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下降明显。该负责人分析:“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债券大量到期、债市利率上升、新湖中宝股权回购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一季度直接融资增长。”
更多贷款流向实体经济
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7年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22.98亿元,比年初增加336.09亿元,同比多增30.4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6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与省内其他地市比较,3月末贷款余额、增量、增速分列第七、第三、第四。
银行贷款同比多增的同时,投向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喜人变化。从贷款行业投向看,制造业、政府类项目等贷款增加较多。1~3月,全市新增制造业贷款81.11亿元,同比多增25.31亿元;1~3月,全市新增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78.21亿元,同比少增23.96亿元。从贷款企业投向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多增。1~3月,全市新增小微型企业贷款53.72亿元,同比多增10.23亿元;3月末,全市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1917.52亿元,同比增长12.50%,增速高于平均4.89个百分点。
银行存款保持增长
保险证券“冰火两重天”
2017年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02.26亿元,比年初增加253.85亿元,同比少增138.5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86%,比上年同期提高5.29个百分点。与全省各地市比较,3月末存款余额、增量、增速分列第七、第六、第三。
分结构看,1~3月,全市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68.87亿元,同比少增108.19亿元;新增住户存款165.84亿元,同比少增1.83亿元;新增广义政府存款39.64亿元,同比多增1.52亿元。分币种看,1~3月,全市新增人民币存款213.06亿元,同比少增112.82亿元;新增外币存款6.08亿美元,同比少增4.36亿美元。
今年一季度,保险和证券现“冰火两重天”。1~2月,全市累计保费收入61.29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0.46%;人寿险保费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7.05%。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10.58亿元,同比下降6.20%。
另一方面,今年1~3月,全市累计证券交易额3730.16亿元,同比下降14.02%;3月末,全市证券保证金余额58.30亿元,同比下降36.76%。
融资成本总体下降
银行资产质量继续领跑全省
今年3月,全市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64%,比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13个百分点。分企业看,2017年3月,全市大型企业贷款利率为4.61%,比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贷款利率为4.98%,比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利率为5.86%,比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微型企业贷款利率为6.59%,比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呈总体下降趋势。
从全市不良贷款数据来看,3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47.80亿元,比年初上升0.36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1.24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继续居全省首位。3月末,全市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112.62亿元,比年初下降7.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顺差增长,外贸形势呈回暖之势。1~2月,全市国际收支总计64.03亿美元,同比增长3.96%;其中收入44.78亿美元,同比增长9.66%;支出19.25亿美元,同比下降7.26%;国际收支顺差25.5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7%。
优化信贷投向结构
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我市金融发展既有着生态环境总体良好、金融洼地优势明显等强项,也面临传统信贷增长动力减弱等挑战。在接下来的金融工作中,各金融机构要通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创新产品和争取上级行支持等方式,在量上推动全市信贷平稳增长,在质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述负责人分析,当前,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传统产业去产能、去杠杆不断推进,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全市金融机构要积极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大对以“机器换人”为主的重点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产品升级和工业强基工程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在发展理念和资金投向上,要把落脚点放到支持实体经济上来,着力增加制造业及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我市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