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至日本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填补嘉兴港近洋国际航线的空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海上黄金通道;开通“乍浦—兰溪”航线,开辟浙西区域海河联运大通道,与公路相比节约一半运价;首次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今年初以来,嘉兴港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积极采取“降成本、补短板、优环境”等相关措施,提升港口经营建设水平。
“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08年起连续九年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港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给能力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所以,推进港口的供给侧改革,是我们‘十三五’的重点方向。”市港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强功能、补短板聚力促转型
3月21日凌晨,“新明州68轮”集装箱班轮从嘉兴港起航赴日。据了解,没有开通航线前,企业产品出口日本,都是通过公路长距离运输至上海港、宁波港出运,或者通过乍浦港中转至宁波港出运。“直航缩短了装卸运输时间,最多的话能节约一半时间。”浙江万凯新材料、晶科能源、海盐宇星螺帽等都是对日贸易量比较大的企业,作为直接受益者,企业有关人员纷纷表示,直达班轮航线的开通对企业来说是物流成本和通关成本“双下降”。
直航航线的开通,只是嘉兴港口岸完善港口功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举措之一。今年,嘉兴港还致力于在多个方面补齐发展“短板”。
在货种结构上,嘉兴港一直存在“一煤独大”、结构单一的短板。虽然已多年呈现下降态势,但2016年煤炭在全港货物吞吐量中的占比依然高达四成以上。这种比例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嘉兴港的可持续发展。“煤炭码头粗放的作业方式,造成港区内扬尘污染的场面时有发生,港口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市港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嘉兴港给出的路径是,加快码头泊位功能结构调整与货种结构转型升级“双管齐下”。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推进乍浦港区部分多用途泊位功能转型,推动专业煤码头——独山煤炭中转基地正式投产,从而逐步把煤炭业务从乍浦港区调到独山港区。另一方面,引导煤炭运输“散改集”“陆改水”,减少环境压力。
优服务、降成本助力高效率
嘉兴港口岸的供给侧改革还体现在不断提升通关服务和效率上。
近日,嘉兴海关、嘉兴检验检疫局、嘉兴边检、嘉兴海事局四家口岸查验单位在乍浦港区首次对中国香港籍Gas Emerald轮开展了国际航行船舶口岸联合登轮检查。
“四家查验单位坚持依法高效、方便船舶、分工合作的原则,同时登船、联合检查,依据各自职责,集中对船舶、船员、货物、劳工条件等情况进行检查,实现了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有效降低多部门重复登临检查对船方造成的影响,提高船舶出入境查验效率,助推口岸大通关建设。”市口岸办副主任钱永忠告诉记者。
此外,自去年底嘉兴港口岸正式扩大开放后,口岸的硬件设施也在同步加快建设,为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打下了扎实基础。嘉兴港通关服务中心通过预验收,将在今年正式启用;独山、海盐临时查验设施交付使用;独山港区H986集装箱查验系统启动建设……许多重点、难点问题都在逐步得到突破。
下一步,市口岸办也将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以通关服务中心启用为契机,支持口岸查验单位创新通关模式,实施“单一窗口”运作,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降成本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不久前,嘉兴港给企业送上了一个减负“大礼包”。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可以免收吊装移位仓储费用。日前,市财政局下达中央补助资金,对2016年4月至11月期间2613箱没有问题的外贸集装箱继续免除这笔费用。
“今年我们组织实施‘港口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完善、口岸效能提档、统筹机制创新’五大专项行动,其实都是围绕供给侧改革这一主题来进行谋划的。相信经过调整和升级,嘉兴港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升。”钱永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