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治水当打破地界概念
2017年3月13日 09:10 来源:嘉兴日报 本报评论记者 徐 宁

  2009年,我市启动跨边界环境联合执法工作机制;2013年,桐乡市濮院镇与秀洲区洪合镇启动我市首个县域交界区域水环境联治机制……日前,桐乡市洲泉镇和德清县新市镇举行一场特殊的聘用仪式,互相聘请对方相关人员为流经两地的四条河的“跨界河长”。此举打破属地界线限制,构建了“上下游一盘棋”的治水格局,是对原有河长制的完善提升。

  打破地界概念治水,是因水而治、实事求是的做法。我们知道,流动性强是水的一大特点,我市作为水乡,市域之内水道纵横交错,布局纷繁复杂,跨越县(市、区)的水道也有很多,这样一种局面之下,倘若没有“上下游一盘棋”的理念和做法,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势必影响治水的效率,甚至会出现“这边按下葫芦,那边浮起瓢”的情况,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治水需要各自守好各自的责任田,但这块“田”仅靠各自单打独斗种不好,必须通过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减轻治理难度,不让治理效果打折扣。

  区域合作,多方联动,才能最终打赢治水攻坚战。之前,我们谈治水的时候,常常会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九龙治水,群龙无首”,后来,我们推出了“河污染,找河长”的河长制,可以说,这种制度让考核明明白白,谁的责任一清二楚,避免了相互推诿,遇事找不到人负责的情况。责任明确与相互配合并不能因此矛盾起来,好像有了河长制,有了负责人,治水就靠河长一个人就够了,与其他人、其他部门、其他地方都不相干。恰恰相反,河长制推出后,需要人们更加紧密地合作起来,这种合作除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之外,还需要河长与河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离不开任何一个环节,这是根据水的流动性特点而不能不为之的事情,否则,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会给治水带来不利。

  治水当打破地界概念,这打破的是属地本位,确立的是治水本位。在全国推广河长制经验的形势下,“跨界河长”的推出意义不小,它创新完善了河长制,强化了交界之处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值得点赞。

标签:治水 责任编辑:周奇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