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我市工业经济爬坡升级跃上新高度
2017年3月2日 09:33 来源: 记者 张瑞洁 通讯员 朱云峰

  本报讯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近日工信部公布了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名单,全国共有15个市(州)上榜,嘉兴市名列其中。

  近年来,嘉兴市工业经济发展快马加鞭,不仅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由偏低端向中高端产业结构演化的地区之一,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优势也越发明显。

  2016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843.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543.7亿元,均列全省第四位;完成工业投资1225.4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023.3亿元,均列全省第三位,成绩喜人。

  

  从制造到“质造”“智造”

  走进加西贝拉第三工厂宽敞整洁的车间,这里平均6秒就能生产一台压缩机,这样的速度完全归功于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先进的4.0版智能车间……”作为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同样雄心勃勃。

  2016年5月,我市制定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制造业生态系统,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配套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企业技改升级保驾护航。《纲要》让企业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嘉兴制造也加速向着嘉兴“质造”和嘉兴“智造”跃进。

  浙江格兰德机械有限公司引进多条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嘉兴市英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购置焊接机器人……在嘉兴,各个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机器换人”蔚然成为新风尚。企业大刀阔斧的举措,正是嘉兴扩大技改投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嘉兴智能制造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形成。我市离散型制造企业的主力装备正在从单机装备向组合机床、自动生产线转型,流程型制造企业基本实现了装备自动化以及生产控制系统的全覆盖,正往生产管理与营销环节联网、自动排产与自动仓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市重点制造行业产品设计数字化应用率达70%,生产控制系统应用率达80%,ERP应用率达70%以上,流程控制应用率达65%以上。与此同时,我市部分高新制造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断开发出智能化、个性化的终端产品,产品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筑起信息产业新高地

  1969年,互联网诞生;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2014年,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至今已有3年。正当“盛年”的互联网,正成为引领各个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而茁壮成长的嘉兴互联网产业,也为嘉兴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画卷添上壮美的一笔。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互联网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把互联网经济确立为“十三五”发展的首位经济。秀洲光伏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秀洲智慧物流小镇、嘉善归谷智造小镇等4个省级互联网特色小镇和嘉兴科技城云创小镇、嘉善互联网特色小镇、海宁阳光小镇、桐乡健康智慧小镇、秀洲家居智能小镇、嘉兴蓝色智慧港口小镇等6个市级互联网特色小镇快速崛起。

  “信息产业一直是嘉兴市产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我们要做的,是将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使其更有影响力。”嘉兴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年,嘉兴积极引进了神州量子通信沪杭干线、微医集团“乌镇互联网医院”、浙报传媒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一批互联网相关项目。积极发挥电子信息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闻泰通讯集团和浙江晶科能源2016年再次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天通控股、佳利电子、嘉康电子、昱能科技入围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50强成长性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嘉兴市信息产业后备军团正在加速成长,不少企业在全国打响了赫赫声誉,嘉兴已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片信息经济的新高地。

  

  打出组合拳助力稳增长

  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嘉兴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来之不易。

  2016年,我市在服务企业上动作颇多。组织开展企业精准服务;应用中小企业公共平台为企业开展融资服务;推进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革,将省级技术改造项目备案权限全部下放到各县(市、区);简化和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流程……一系列动作之下,嘉兴企业获得感更强。

  在服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大棒”来倒逼企业转型。面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力密集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我市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并在全省推广。

  “以前我们公司因为工业绩效评价不佳被执行较高的水价、电价等,大大增加了成本。这让我们警醒,倒逼我们转型。”平湖华瑞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宇平对过往的教训记忆犹新,也正因为此,公司投入巨资更新生产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大大提升。

  在嘉兴,有一大批像华瑞玻璃一样的公司在工业绩效评价的倒逼之下,爬坡升级,亩均产出大为提高。根据2016年开展的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度全市4307家规上企业亩均税收15.21万元,亩均工业增加值70.12万元,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0.99万元,排放每吨COD工业增加值678.67万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4.52万元、19.79万元、0.16万元和260.77万元。

标签:工业经济 责任编辑:周奇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