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一镇一品"建设助推秀洲区残疾人特殊艺术发展
2017年2月28日 08:43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张志根 陈曦

  不能用眼睛去欣赏四季的变换,所以他们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缤纷;不能用脚步去贴近大地的温暖,所以他们用想象去还原天地的辽阔;不能用耳朵去聆听自然的声音,所以他们用灵魂去体会音乐的神韵……正因为有这群可爱的人,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应运而生,文艺团队发展壮大,文化生活丰富活跃,残疾人自信、乐观、多彩的精神面貌在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展示。

  目前,全区现有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1个,市级基地3个,区级基地3个,秀洲区优化残疾人生存环境,让他们融入社会幸福生活,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注重区域文化特色

  2012年,区残联先后两次在全区开展以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书法、国画、油画、水粉画、农民画、平面设计等为内容的残疾人文化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区残联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和拉网式的汇集,细分类别与项目,了解全区残疾人文艺爱好者的特长和基础水平,基本掌握了全区残疾人文艺人才的数量、年龄结构、爱好的文艺项目及技艺程度等,为开展残疾人文化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农民画”是秀洲的一个文化标志,而残疾人农民画创作同样是“画乡秀洲”文化建设的一项特色,更是秀洲区残疾人文化的一大特色。区残联应势而为,把打造残疾人农民画特色品牌作为发展区域残疾人文化、实现残疾人精神富有的重要抓手,加强队伍培育和基地建设。摄影,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展示风采最便捷、最直接的有效载体。为此,区残联把农民画和摄影确定为全区残疾人文化的两项特色。农民画和摄影艺术的互融性,为残疾人文化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在明确全区残疾人文化发展特色与定位的基础上,区残联按照“区为引领、镇为基础、队增活力”的团队建设指导思想,分别成立了区残疾人农民画画友会、区残疾人摄友会,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创作、展示、交流活动。近年来,全区已举办5期残疾人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农民画爱好者发展到25人,共创作作品200余幅,曾举办以“梦·画”、“画出身边的美好”、“追梦”等为主题的5次农民画作品展览;经申报获批成立了区级农民画创作基地,并于2016年底通过了区级“优秀基地”的考评验收;通过每年召开农民画创作座谈会,交流拓展了作者的创作视野,进一步理清了秀洲残疾人农民画的发展思路;坚持每年举办残疾人摄影培训和外出采风活动,至今已举办7期(次);组织残疾人优秀农民画、摄影作品进社区、学校、部队、艺术中心展出,到镇、街道巡回展出,获得较好反响;成立了区摄影家协会残疾人分会,36名会员遍及全区各镇、街道,每年年底召开摄影创作年会。

  注重文化示范效应

  为积极参与嘉兴市创建全国“体育文化示范市”和积极申报创建“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区残联把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八楼3000多平方米全部作为残疾人文艺培训、创作、展示和文体活动的场所,秀洲区开设了农民画、摄影展区和乒乓球训练馆,让残疾人文体爱好者有“家”的感觉。区残联的这一做法也带动了各镇、街道,王店镇“半月”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高峰工作室”、摄影棚和练歌房;油车港镇借助社区综合服务用房,争取到300余平方米成立了“心韵”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建立了农民画创作室、多媒体演示室、十字绣编织室、“海根摄影工作室”等。目前,全区镇级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都有了自己的活动“地盘”。

  加强对镇、街道残疾人文化工作特别是对文化体育基地创建的指导,秀洲区鼓励各地积极打造“一镇一品一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基地。油车港镇“心韵”基地在成立后的短短3个月里,积极组织创作了77幅农民画、摄影和十字绣作品,进城到嘉兴美术馆举办展览,获得市民和十余家媒体的点赞。王店镇“半月”基地主动邀请兄弟镇举办了国庆·中秋音乐联谊晚会,并走出秀洲赴上海音乐厅参加了上海口琴节演出,2016年11月还参与了镇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二届高峰画展。王江泾镇73岁高龄的肢残老人蒋为民和油车港镇重度肢残人杨掌荣每次参加完区里的农民画创作培训后,创作热情高涨,一画就停不下来。

  为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秀洲区制定出台了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三年创建规划,每成功创建一个,区财政将发放奖励资金。区残联还制定了《秀洲区残疾人文艺创作、创意设计与手工艺术品制作奖励办法》,每年在申报、审核的基础上,对优秀文艺作品予以奖励。成立后的区摄影家协会残疾人分会吸纳优秀摄影爱好者加入到协会中来,36名会员中已推荐4人加入了市摄影家协会,1人加入了省摄影家协会,另有3人加入了市美术家协会。

标签:艺术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