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经开区争做“无违建”创建排头兵
2017年1月6日 09:19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朱新华

  本报讯2013年以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切实把“无违建”创建工作作为推进“两美”浙江和“两美”嘉兴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拆、控、建、管”相结合,深入推进“无违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完成“三改一拆”562.44万平方米。尤其是2016年,开发区“无违建”创建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该区面对更多难题、更大阻力、更加繁重的目标任务,思想再发动、行动再部署、措施再落实、成效再提升,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再次取得创建阶段性成果,全区总体达到了省“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条件。

  

  落实组织保障

  强化一抓到底的聚合力

  2014年1月初,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举行了新年全区第一个大会——“无违建区”创建大会,该区明确提出了在全市范围内率先争创全省首批“无违建区”的目标,为“无违建”工作鼓了劲、加了油,指明了工作方向。

  为切实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开发区专门成立了以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无违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委领导联挂街道制度,抽调精干力量,分组包干,集中攻坚,构建了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这有效地发挥了管委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街道、村、社区各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做到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认为。

  具体实施中特别是在组织拆迁时,该区各相关部门、单位严格按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了组织拆迁的顺利实施。同时,该区严格考核问责,在明确目标、任务、责任的基础上,将“无违建区”创建工作纳入对部门、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并持续开展“无违建”督查,强化执纪问责力度,深入一线发现问题,限期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及时、拆除不到位的,实施约谈、停职、待岗、解聘等问责,保持了治违的高压态势。

  

  紧盯重点目标

  发挥合力破难的攻坚力

  “创建过程中党员干部坚持深入一线,敢于动真碰硬,对违建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逐个拔除。”据该负责人介绍,围绕交通干线、主要河道、主要街道沿线两侧以及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该区多次组织开展拆违百日攻坚、集中攻坚、集中拆违月等行动,累计拆除路边、河边、街边等各类违建30.49万平方米。

  对于“一户多宅”等难点违建,开发区率先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及其直系亲属入手,累计完成12户“一户多宅”的清理。同时,该区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违建户,引导他们带头自拆。如秀洲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在部门、街道多次协调、沟通和努力下,主动完成了1973平方米违建的自拆。而对那些“犟头户”、“钉子户”,在教育疏导无效的情况下,开发区通过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坚决予以组织拆除。2013年以来,全区先后组织强行拆除27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

  对于存量违建,开发区坚持“即拆即清,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通过全面梳理整治,累计拆除不符合缓拆标准的违建33宗、面积4.67万平方米。2013年以来,该区共实现复耕复绿及启动改造75.98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到88.8%。

  

  严控新增违建

  狠抓长效管理的执行力

  开发区一直将控制新增违建作为常态化工作抓实抓好,并不断完善长效管理体系。依托“智慧城管”等平台,该区建立了具备受理投诉举报、巡查发现、实时指挥、快速处置和综合督查等功能的防违控违综合管理系统。

  “我们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区的网格化防控机制,整合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并由社区延伸到自然小区,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网格员。”据该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预防与查处相结合、街道属地管理与主管部门执法相结合、条线部门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等形式,强化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违建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监管体系,2013年以来全区累计制止并即查即拆违建16起1836.5平方米。

  同时,开发区十分注重社会稳定,对历年遗留下来的信访户、上访户进行全面梳理,逐个分析,制定稳控预案,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及时受理和规范办理群众信访投诉,投诉问题均得到依法妥善处理。创建至今,全区没有发生因违法建筑拆除、防控和治理工作不到位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开发区还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大力倡导违建可耻、违法必究的社会风尚,形成了“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标签: 责任编辑: 周奇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