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需要什么?残疾人能做什么?能为残疾人做什么?通过文化开启残疾人的心智,正是残疾人文化的灵魂所在。特殊艺术文化是残疾人事业最迷人的一部分,充满了无限魅力。
近年来,区残联坚持创新思路、培育特色,积极打造残疾人摄影和农民画两项特殊艺术,既使残疾人展示才艺、增强自信、融入社会,又丰富和活跃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秀洲文化的新亮点。“残疾人事业要向前发展,在品牌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核心就是文化的竞争。把残疾人服务‘做成文化’包括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为残疾人服务的价值观、为残疾人服务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把残疾人工作‘做成文化’,才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枯源泉。”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队伍建设是残联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开展的保证。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暗中远征。对于队伍建设而言,创新的工作理念犹如指引队伍前行的灯塔。近年来,在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中心设立了残疾人艺术展示厅、残疾人农民画培训创作室、摄影技能培训室、残疾人“摄友之家”,并不断完善培训、创作、展览等功能。镇、街道也纷纷开辟残疾人农民画创作室、摄影培训室。王店镇、油车港镇还建起了摄影棚,购置了专业的拍摄与打印设备,使残疾人摄影逐步向专业化靠拢。在对全区残疾人文艺人才和文化需求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建立了区残疾人摄友会、农民画画友会,会员发展至今分别达36名和23名。与此同时,在区残疾人摄友会和区残疾人农民画友会的带动下,油车港、新塍镇建立了残疾人农民画队伍,油车港镇还成立了3个残疾人农民画个人工作室。各镇、街道均建立了残疾人摄影队,实现“满堂红”。
“人人都有一个敏感的心灵,残疾人也不例外,他们更渴望得到心灵的沟通。”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说,“对部分残疾人来说,由于外界的各种原因和自身的一些想法,他们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区残联不断开展活动,让残疾人聚在一起,让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据悉,区残联每年都会举办1至2次摄影培训,邀请指导老师对摄影知识、拍摄技巧进行辅导,并组织外出采风和创作,截至目前,已经举办7期。在每年的农民画培训中,区残联摸索做法并取得经验,由原先单一的集中创作培训改为分时间、分阶段培训,并与老师上门指导相结合,解决了作者创作与工作的矛盾,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区残联先后举办了全区残疾人摄影作品展、残疾夫妇摄影展、残疾人人文·民俗·风光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展、油车港镇首届残疾人艺术作品展,还举办了残疾人农民画区内展,并到市美术馆、图书馆、浙江画院进行了展览,既面对面地得到专家的指导,又在观众中获得良好反响。
残疾人没有春风的吹拂,却经历了夏日的酷暑,不屈、攀行,因为他们相信前方有广阔的天空,有淅淅不停的甘雨,润泽理想,丰富生命……今年下半年,残疾人农民画申报成为区农民画创作基地。此外,残疾人摄影作品屡获奖项,摄影作品市级获奖57件,省级获奖3件,国家级获奖6件,其中肢体残疾人张佰美的《人牛扳腕》获全国摄影大赛银质收藏奖;农民画作品区级获奖30件,市级获奖4件,省级获奖3件,国家级获奖6件。3名残疾人摄影和农民画爱好者加入市摄影家协会和市美术家协会。王店镇残疾人高峰荣获“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荣誉的背后,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他们向着阳光顽强不屈地成长着。
□图片由秀洲区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