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一张“临时停车证”带来的启示
2016年11月4日 08:43 来源: 嘉兴日报 本报评论记者 汪 莹

  每到上下学,一些学校门口就停满了接送孩子的车辆,既影响了道路交通,也给学生出行埋下安全隐患。在国内不少城市,这样的“临时堵点”也是治堵的“痛点”和难点。不过,在嘉兴辅成小学、第一幼儿园、商业幼儿园门口,这样的“风景”却消失了:通过为学生家长发放一小时免费停车的“临时停车证”,借助学校附近的停车场,这些校门口的道路畅通了。

  “一张‘临时停车证’犹如一把钥匙,一下就解开了这个难题。”辅成小学总务处主任戚胜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为缓解校门口堵车难题,学校动过不少脑筋,比如请交警指挥、家长志愿者疏导等,但都治标不治本。当校门口“堵成一锅粥”,附近的停车场却处于“空档期”,经过嘉兴市治堵办与学校、建设街道等多家单位共同商讨、现场摸排,距离学校80米远的少年路停车场面向家长提供了600个临时停车位。

  问题出在路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在道路之外。辅成小学为缓解校门口车辆拥堵提供了可咨借鉴的经验,也提醒我们治堵需要找准深处的“堵点”。

  让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全国。在一些大城市,轨道交通长期超负荷运转,地面公交吸引力却低位徘徊,“公交优先”战略难以落地;还有一些城市“断头路”大量存在,导致局部路网连通性不高,令主干道不堪重负;其他诸如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路口违法、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多发、易发,也在不断为城市“添堵”……相对于显而易见的路面“堵点”,这些看不见的“堵点”才是城市交通亟须补齐的短板。

  只是,如何补齐这些短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站在城市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公交优先”战略难以落地的原因是不是出在公交之外的其他交通工具上?“断头路”难以打通,这背后会不会是一些条块、部门间协同不力?人为“添堵”的违法行为高发,问题是否出在管理失之于疏、执法失之于松?道路交通的“堵点”,背后往往是城市管理的“堵点”,涉及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的方方面面。

  由是观之,治堵的过程不仅是补齐交通管理短板的过程,更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过程。必然要求在优化规划配置、破除条块壁垒、强化部门协同等方面花大力气、做大文章,而不能就路谈路、就堵论堵。唯有从深处的“堵点”开刀,条分缕析、攻坚克难,才能迅速取得治堵的实效。这就是一张“临时停车证”给我们的启示。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越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