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对2015年度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全国共有6个副省级示范城市、15个地级示范城市入选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位列其中。
自我市2013年开展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以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要求,着眼于“增数量提质量、促运用强保护、优服务浓氛围”,健全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体系,着力提升专利质量、加强专利信息分析利用、着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实施专利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全市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示范城市建设期间,全市新增授权专利51187件,比创建期间增长137.68%,发明专利申请12288件,授权2137件,分别是创建期间的4.34倍和2.52倍,每万户籍人口发明专利有效量9.69件(按457万常住人口计算7.38件),是示范城市建设前的3.05倍。
着力提升专利质量
一是调整专利资金管理办法。调整授权专利资助标准,推广使用嘉兴市发明专利代理服务券,企业专利申请占比及发明专利申请占比逐步提高,发明专利申请增速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1.57个百分点,专利结构逐步优化。二是开展发明专利“清零”与“倍增行动”。由县(市、区)专利工作负责人、专利代理机构等组成服务团,对全市规上企业专利拥有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上门走访帮助零发明专利企业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加强内部知识产权管理。累计走访重点企业460余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5487件,发明专利同比增长40.4%。三是创新专利资助模式。将企业及行业数据库建设、专利信息分析服务、企业专利维权服务、企业贯标辅导服务等均以专利创新券补助模式纳入政府资助范围,将“奖资金”转变为“送服务”,提升企业专利质量。四是提升企业挑选优质代理服务机构能力。示范城市建设期间,累计举办专利发掘布局实战初级班5期,为企业培养专利挖掘技术研发人员与专利管理人员330人。
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一是引进培育专利代理服务机构。2015年引进培育专利代理中介机构2家,新增专利代理分支机构3家。二是培养本地专利代理人才。出台奖励办法,对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的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壮大本地专利代理服务队伍。三是规范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行为。开展年度优秀专利代理机构评选。四是建立专利服务业联盟。将在嘉兴市开展专利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纳入专利服务联盟,鼓励联盟间成员利用资源共享模式促进嘉兴市专利服务业健康发展,提高专利代理服务质量。五是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培育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机构,累计培育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机构5家,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成了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综合托管服务体系,累计服务小微托管企业342家。
加强专利信息分析利用
一是建立区域信息分析监测系统。投入20万元,开展区域专利信息监测与分析,将专利创造指标分析、行业及区域专利监控等纳入统计范围,提高全市专利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培养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人才。累计举办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实战班4期,为企业及中介机构培养专利分析与利用人才150人。三是搭建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平台。与市图书馆合作,整合科技文献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为众创空间及孵化器入驻企业提供一揽子数据分析与利用服务。
实施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
一是加大专利侵权纠纷办案力度。示范城市建设期间,我市共立案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62件,下达专利处罚决定书2份,罚没款10000元。受理专利侵权纠纷及调解案件1116件,假冒案件查处量及侵权纠纷调处量分别是创建期间的13倍和46.5倍,结案率达到99.5%。根据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34个副省级及其他城市执法绩效考核结果,我市执法考核2015年度排名第9,比2014年提升4个位次。二是扩大维权援助中心影响。示范城市建设以来,维权援助中心共接受电话咨询与投诉820余件,电话咨询量年均增长95%。2014年,维权援助中心与市中级法院正式签署诉调对接协议,开展专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三是推进专利维权服务端口前移。累计召开重点企业及行业保护座谈会63场,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专利保护难点,组建由维权律师、专利代理人和工作人员参加的服务小组,有针对性地上门为企业开展维权指导等服务,累计上门服务企业460余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