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国庆长假,乌镇西塘都是热门景点,人挤人乌泱泱一片,没感受到古镇岁月静好之美,倒是被摩肩接踵的游客弄得没了兴致。
我作为嘉兴土著,如有朋自远方来,会带他去嘉兴西北的一个小镇——新塍,同样是个有味道的古镇,春秋时是吴越交界之地,建镇已有1170多年历史。老镇更出名的,是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作为省级“特色美食名镇”,被嘉兴吃货奉为“朝圣地”。
约三两好友,人少景美吃得多,这才应该是长假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里的老房子都已上百年
白墙黛瓦原汁原味
新塍镇在嘉兴市区的西北面,从嘉兴市区开车去大概半小时,这是最方便的;不过,如果不赶时间,从健康舒适的角度出发,建议从市区沿绿道步行或骑行,充分感受秋日的野外风光。
“新塍古镇”的大牌坊立在镇口,新塍千年历史,名人辈出,旧时还有“龙凤宝地”之说;从明清至民国,新塍的商贸一直比较繁盛;民国初年是嘉兴府首镇,是丝业、米业集散地。
如今,从老街每走几步就能看到的大户人家的旧宅院,依稀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老街临水而建,横亘镇中心,长约三里,河两岸上的老房子已上百年,白墙黛瓦,墙面斑驳。
秋日阳光温燥,行走在宽不及三米的老街上,两层旧楼住的都是留守的老人,忽而“吱呀”一声,抬头,木窗被推开,探出一张刻满皱纹的脸。有时,深巷里会蹿出只野猫野狗,吓人一跳。
80岁的陆二宝出生起就住在此街,“这些老房子上百年了吧,我记忆里,曾祖母那辈就住这了。”
69岁的朱佳麟回忆说,当时这条街是镇上最热闹的,一楼是各式门面,吃穿用度都在这里买。
斑驳的老房子,留守的老人,绵绵的吴侬软语,这副岁月静好的生活画卷被投资人看中了,去年在老街东面原电影院的位置,投资4000多万元建了个民国风的影视基地。
近日,正在拍一部解放战争背景下的电视剧,感兴趣的话,还能客串一把群众演员。
三代人只做一碗手工馄饨
每天只卖200碗
“瞎叉三”馄饨在新塍美食里绝对排得上名号,很多吃货周末开车专程去吃这碗馄饨。
除了三代人传承的古法手工好味道外,“嘉兴最任性的店”之名更是为小店增添了神秘色彩,每天早上营业到中午,动不动就关门歇业,有时一关几年,且每天只卖200碗。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商家的饥饿营销,可探访后,才知道真不是这样。
老板和伙计总共4人,最大68岁,最小61岁,都是兄弟姐妹。
最大的哥哥陈法观说,“我们几人都有退休工资,小日子富足,年纪也大了,体力有限,开店真的不为挣这点钱,只是想让大家能再尝尝‘小时候的味道’,也是新塍美食的一种传承。”
馄饨店开在老镇新洛西路广胜桥畔,只一个门面,20多平方米,五六张桌子。凌晨2点,几个老人就起床准备馅料了。
猪肉全部是土大猪的后腿瘦肉,手工斩剁;面皮也是手工擀制,薄如蝉翼,但很有韧性;汤汁是慢炖的骨头浓汤;上面切丝的蛋皮都是土鸡蛋,就连辣油,都是自己熬制的。
盛名之下必有勇夫。据陈法观说,有两个游客从北京打飞的来,可正巧11点半了,馄饨卖完了,他们又赶时间不能住一晚,只能败兴而归;还有温州一家六人来,也没能吃上,他们只能第二天早上再来。
徐霞客曾说
小镇糕饼甜而不黏牙
秋养膘,是吃羊肉的好时节,新塍的酥羊大面定得去一尝。据传,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吃了新塍的蒸缸羊肉。
老字号“杨阿六蒸缸羊肉”在当地很有名,煮羊肉不是用锅,而是用缸,不用煤气,而是用柴火慢慢炖煮,这也是杨阿六父辈们祖传的方法。
店主杨德生,排行老六,今年69岁,淡眉细眼,脑袋锃亮,精神矍铄。
店里的大缸尤其醒目,羊肉去沫除腥后,置于蒸缸中,加冰糖、红枣、酱油、黄酒、茴香、桂皮等,用文火焖煮。出缸的羊肉呈枣红色,入口油而不腻、酥而不烂、毫无膻味,佐以当地细面,是最佳冬季早点,一碗下去暖胃。
据杨德生说,冬天最多时一天要卖出1000多碗。我看了下时价,18元一碗。
开了23年的“老王猪油烧饼”,一天能卖600多只烧饼,在当地也算一绝。
老王本名王卫星,今年47岁,仙居人,来新塍后将大饼改成当地口味,尤以猪油烧饼卖得最好。板油来自当地土大猪,都是他亲自挑选手工斩剁的,单单这项准备工作每天就得两小时。
吃饱喝足玩尽兴后,伴手礼也不用费心,新塍的糕点绝对是首选。
相传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途经新塍品尝后,盛赞不已,欣然写道:“小镇糕饼,甜而不黏牙,但闻满街月饼香,入口酥皮纷纷下。”
如今,新塍小镇竟有大大小小32家糕饼店,其中“荣荣”、“新旺记”、“徐珍斋”、“郭村”号称新塍月饼四大天王。
另外,镇上“阿毛鲜肉月饼”也值得一提,不光中秋,平时也卖。因月饼皮层酥脆、色泽焦黄、鲜肉饱实,深得顾客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