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三权”改革激活嘉兴农村“沉睡资源”
2016年8月19日 08:48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孔 越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农村很多田地撂荒,土地变成了“沉睡的资金”,农民端着“金饭碗”日子却不富足。几乎所有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然而,这一切对于嘉兴来说,已经渐渐远去——

  2014年10月16日,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民徐娟拿到了28.5万元贷款,心头暖暖的,这是该县“三权三抵押”改革试点的第一笔贷款,不仅让徐娟用自己的产权创造自己的创业资本,每年还能节省利息2000余元。

  同年,海宁市通过农村“三权”改革,让农民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该市19个村开展土地股份制合作社试点,农民(股民)无需下田种地,获得土地股份分红共计5856万元。

  2015年9月30日,桐乡市的6户农户与农业银行、人保财险、太平财险签订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合同和保单,贷款共计120万元,这标志着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全国“第一单”在桐乡诞生。

  2016年6月30日,海盐县“三权”基金正式启动,原始金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用于补偿分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抵押物处置期间农户权益保障以及抵押物处置后不足以弥补贷款本息损失的贷款风险。这标志着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大潮正在席卷嘉禾大地,以确权、赋权、活权、保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分配权“三权”改革,激活了农村的“沉睡资源”,整合了城乡资源要素,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走出了“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产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的新路。

  以“确权”摸清农村“家底”

  “确权是推进改革的先决条件,我们首先要摸清农村集体土地的‘家底’。”市农办、市农业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样按照统一标准全面更新数据库,建立登记信息系统,可以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2年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并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据统计,全市应登记发证面积447.15万亩,已登记发证面积446.78万亩,完成率99.93%。其中,确权登记到村级集体14302宗,面积445.85万亩;确权到乡镇级集体255宗,面积0.93万亩。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1999年,我市全面开展并完成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2004年,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市又开展了以落实承包地面积、明晰承包地四至、完善承包合同、下发承包权证为重点的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对变更的承包权证进行换发、补发,对有证无地和换发、补发的承包权证进行了收回或公告注销。全市确权到户耕地面积238.1万亩,占应实行二轮承包耕地面积的99.3%;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7.3万份,颁证率99.9%。2015年起,我市按照农业部等六部委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重点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2009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对宅基地确权中碰到的问题,遵循“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加以解决。2015年底,全市共有宅基地635505宗,其中登记在册579629宗、登记在册面积112871.1亩,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户整体发证率达96.73%,基本做到宅基地登记发证实时变更。

  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处置又是一件事关农村人口能否自由流动的大事。从2008年起,我市把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配套性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性操作意见》。截至2015年底,全市854个村经济合作社完成股份制改造,股改率达98.6%,量化资产40.45亿元,股东总数276.54万个。

  “到了年底大家就高兴,因为有分红。”今年春节,平湖市当湖街道三北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民胡八斤又领到了994元分红,他高兴地说,他们全家三人入股,家有股金9936股,已经享受分红9年。

  据悉,当湖街道今年春节10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分配股金红利,全街道近万农户领到了股金分红,金额达到529万元。目前,嘉兴全市已有5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了按股分红,累计股金分红2.87亿元。

  以“赋权”掘出权能中的“黄金”

  在“三权”确权基础上,我市积极推进“三权”赋权改革工作,探索权能显现新形式,释放依附在土地之上的各种要素活力,以此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最终享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

  “没想到我们农民的房子也能拿房产证,也可以抵押贷款了!”2014年10月的一天,海盐县农民陆建明和另外4位农民一起,用农村住宅抵押获得了125万元的贷款授信,而农民朱国勇则以集体资产股份质押获得了5万元的贷款授信,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陆建明曾是当地出了名的“猪司令”,为配合“三改一拆”,他主动拆掉了7000多平方米的猪舍,转产种植葡萄、油桃等,建立了百合美家庭农场。由于农场前期投入近500万元,陆建明手头急缺资金。

  推出新政后,陆建明成功贷款20万元,缓解了燃眉之急。当年,海盐8万多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份权等“三权”全部拿到了自己手中。依托这些权利,海盐共推出了三款金融产品,方便农民融资,海盐因此也成为我省首个实现农民“三权”金融产品全覆盖县。

  和陆建明一样尝到“三权改革”甜头的还有徐娟。她种植了25亩葡萄大棚,为了减少人工、提升品质,她想为大棚安装滴灌系统,但手头资金不够。按照以往经验,如果要贷款就只能四处找亲友作担保。情急之下她到村里求助,结果获得意外之喜——农民贷款有了新办法!不仅农民房子能贷款,村集体经济股权能贷款,土地承包流转经营权也能贷款,而且还能把这“三权”打包抵押——这样农民可用来融资的产权范围更广了,能贷的额度也更高了。

  她顺利拿到了28.5万元贷款,这还是嘉善县“三权三抵押”改革试点的第一笔贷款,每年能节省利息支出2000余元。

  2014年,嘉善在全省率先推进“三权三抵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民拿到大红‘房本’、产权证,就能进行综合产权抵押融资。资金不用愁,创业有奔头。”嘉善县相关负责人说,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截至2016年7月底,嘉善全县已累计发放抵押贷款223笔,金额达2.75亿元。

  “率先”“首个”……成为了嘉兴各地农村“三权”改革创新的共同注脚。

  2015年9月30日,54岁的桐乡濮院镇永联村村民沈利灵贷到了5万元,虽然数目看上去不多,但这是他头一次向银行贷款,心情很是激动。作为毛衫经营户,沈利灵自己加工羊毛衫,并开设有一个门市部。他说:“买原材料、付工钱都需要现金。”所以一直希望能向银行贷款扩大生产,但以前没有东西可以抵押给银行,无法贷款。“现在好了,有贷款新渠道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桐乡共有6户农户与农业银行、人保财险、太平财险签订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合同和保单,贷款共计120万元,最多的农户为50万元,最少的是5万元,这也标志着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全国“第一单”在桐乡诞生。

  农村“三权”保证保险贷款是指农户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股权、房屋所有权等向保险公司投保,由保险公司作为保证方,向银行申请贷款。桐乡是目前我省首个试点地区,试点初期,贷款最高额度设定为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贷款利率和保费费率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执行最优惠标准,还款方式上可采取分期付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等方式。

  “开展农村‘三权’改革创新,打通了农村‘资源’向‘资本’过渡、‘死资产’向‘活资金’转化的有效通道,有利于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农民将财产性权利变成现实收益,帮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助推农民创业创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市农办、市农业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2.8%,已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县(市、区)全覆盖。

  以“活权”激发市场价值

  “王江泾镇华联村原金珍预制场,出让方式:租赁;拟出让期限:5年;交易底价:1870元/年……”8月17日,秀洲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又挂出了一个新的项目。2014年,秀洲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的秀洲区农村产权交易管理中心,促进农村要素市场流动和价值显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在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为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该区采用“不低于底价、价高者得”的市场化竞价交易机制,集体资产的价值不再是村干部说了算,而是由市场来决定,有效盘活了集体存量资产,集体经济实现零投入高增长。如新塍镇沙家浜村25组、26组共63.58亩土地,交易底价为单价850元每亩每年,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该项目以溢价45.8%,即1240元每亩每年的价格成交,大大超出了沙家浜村目前的粮食作物类委托流转合同价格,也大大超出了该地块流出农户的成交期望值。

  以“活权”为导向,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嘉兴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的前提下,以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和产权交易流转工作。

  为保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市明确农村集体资产发包(租赁)转让进场交易,原则上采取竞价方式公开交易,并按申请交易—审查受理—发布信息—受理报名—组织交易—交易确认—中标公示—签订合同—成交公告—监督履约的程序进行。同时,引入市场竞价机制,镇(街道)分区域分资产限定并公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底价,通过引入“不低于底价,价高者得”的公开招标市场竞价机制,改变过去一对一的协议交易方式,实现集体资产经营收益最大化。结合物业资产升值空间大的特点,规定村集体物业租赁权交易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年,杜绝过去因长期交易租赁权造成的集体资产流失现象。还采取多渠道发布交易信息的方式,交易中心(分中心)对申请交易资料审核后,通过门户网站、农民信箱、12316为农服务中心、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向社会发布交易信息,扩大信息受众面,改变过去信息流通不畅的弊端,促使农村产权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转。

  据悉,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市、县(市、区)、镇(街道)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把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纳入这一平台,促进集体资产公开公平公正交易,防止集体资产在交易过程中流失。2015年,全市通过产权交易平台交易村级集体资产2372单,交易金额2.74亿元,增收30%左右。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越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