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走廊”迎来险情叠加的严峻考验
昨天早晨6时40分左右,秀洲区新塍镇小金港村的一处堤坝出现一个约3米长的缺口。险情就是命令!正在巡查的第11村民小组组长周福观立即上报,并与村民一起奋力扛沙袋、堵缺口,鏖战半个多小时才解除了险情。面对记者的采访,周福观憨厚地笑了:“小金港村是桃园港地势最低洼的地方,面对汛情,我不能置身事外。”
紧要关头看担当,关键时刻看作为。面对连连吃紧的防汛形势,秀洲区毫不懈怠,通过“最坏准备”、“最强准备”和“最直接责任人”三张清单,让最不利的情况和应对措施清晰可见,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堤坝。无疑,这是“红船精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
一种担当
今年入梅以来,秀洲区降雨较多,降雨总量超过同期常年平均的94%,梅雨期间全区累计降雨255毫米,超过常年平均的48%。其中,王江泾镇水位已经连续64天超警戒水位,连续41天超保证水位。而在上游,太湖及河网水位继续快速上涨,其中7月8日8时,太湖水位达到4.85米,高出多年平均水位1.33米,列1954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位。
“秀洲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地势低而平缓,是上游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排水走廊’。”秀洲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4日太湖高水位泄洪,王江泾水位从7月1日的3.5米猛涨至3.83米,影响明显。面对险情叠加压力,秀洲区不抱怨、不懈怠,始终顾全大局,踏踏实实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坚决支持太湖防总调度。
雨情汛情就是命令,领导干部此时的作为更能体现一种担当。7月8日至9日,秀洲区四套班子领导分8个专项组对全区各镇(街道)和秀洲国家高新区进行防汛防台工作督查指导,并明确五个督查重点,即责任是否落实、隐患排查整改是否到位、重点区域巡查是否到位、人员转移是否到位、抢险队伍和物资是否到位。
连续多个晚上,秀洲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灯火通明。就在7月8日晚上,指挥部又一次召开紧急部署会议。“领导坚持坐镇指挥,我们坚持定期会商和随时会商,并及时将会商意见形成《工作简报》传达至各个主体,指导各地全力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工作。”秀洲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普通党员干部而言,心中同样有着沉甸甸的责任。秀洲区油车港镇陈家坝村,守护着全镇的南大门,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7月9日晚上,该村村委会主任顾贤峰通宵值班,做好堤坝巡查。7月10日下午,暴雨突袭,他顾不得休息便与村应急小分队一起对北郊河护岸紧急加高。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奏响了秀洲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在实处”的最强音。
一场考验
如何应对雨情汛情,是对防汛设施的一场集中考验。2013年,秀洲区在“菲特”台风中遭受严重损失,痛定思痛后,该区实施了《秀洲区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今年正是该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能否实现“三年明显见效”治水目标,无疑是一张不折不扣的考卷。
王江泾镇西雁村村民陆志德亲历了“菲特”台风。“2013年的时候,我们这里的堤坝发生了决口,光我们村就有120多户人家受淹,房子第一层都直接淹掉了。”陆志德告诉记者,当时决口时的西雁荡水位在3.9米左右,而这几天河荡的水位一直维持在3.8米左右,虽然稍有偏差,但今年几乎没什么影响。
转变的背后,得益于西雁荡西岸堤防提升改造工程,该工程于2014年10月竣工,总投入达680多万元,共加固改造堤防总长度达1394米。在对全区堤坝进行加固提升的同时,秀洲区还大胆探索智能水利,不少闸站配备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排水调度效率。通过大投入,秀洲区“有雨必灾、有水必淹”的历史正在改变。
实际上,雨情汛情也是对秀洲区防汛应急能力的一场考验。今年,秀洲区开出了“最坏准备”、“最强准备”和“最直接责任人”三张清单,让最不利的情况和应对措施清晰可见,又便于执行落实。同时,进一步强化落实基层防汛防台网格化责任管理,建立健全四级基层防汛防台网格体系,确定责任网格1308个,落实网格责任人1406名。
连日来,秀洲区各网格责任人分网格开展险工险段、水利设施、地下空间、高空设施、城乡危旧房巡查,累计开展堤防巡查约17800人次。同时,加大村民走访力度,在排摸情况的同时,向群众发放《防汛防台明白卡》,该卡片不仅登记了防灾减灾常用咨询、求助电话,还有防汛防台自救互助要点。这些扎扎实实的举措,对打赢防汛防台这场硬仗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