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高照街道将创建“全国志愿服务模范城”融入街道工作之中,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广泛联合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据悉,2014年,高照街道成立“红雨伞”党员志愿者先锋服务队,通过结合“三五”学雷锋日、“一二五”志愿者日、重阳节、助残日、寒暑假等重要节点,开展助老帮困、免费维修、教育培训、扶残助残、医疗服务、环保、应急援助等长期性志愿服务项目,涌现出了顾定芳、孟岭、沈槟等先进志愿者典型和“红心助残”、“党员爱心车队”、“小禾苗青少年关爱行动”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服务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红雨伞”更是为百姓撑起一片关爱的天。
“红心助残+志愿服务”
“虽然我眼睛看不见了,但只要是定芳来了,他的声音我一听就听得出。”家住高照街道象贤村6组的老人锄春富今年快70岁了,一年多前,因身患糖尿病使得双眼失明。但好在村里为他结对了一名党员,只要他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这名跟他结对的党员顾定芳就会尽可能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麻烦。
而作为村里的结对党员之一,顾定芳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说起与锄春富的结对,顾定芳坦言,同是残疾人,肯定更能走进对方心里。“我自己是个残疾人,对这些残疾人的心理能感同身受,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希望通过我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告诉他们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是宽度和广度。”顾定芳说。
而在象贤村,像锄春富这样的残疾人还有近百人。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切实为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一直是高照街道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2010年,高照街道率先在象贤村开展帮扶试点,以“一帮一结对”、“小组结对”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包、带、扶,使残疾人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而每名党员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服务特长,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生产、维权、心理咨询等方面的需求服务,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使残疾人共享社会进步成果,使残疾人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为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这一福利,高照街道在象贤村试点的基础上,又在街道各村、社区进行全面推行党员结对残疾人活动,通过在象贤村设立“爱心助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居家养老中心”、“爱心课堂”等,从而打造了百姓心中的“爱心家园”。截至目前,高照街道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卡一档一本”帮扶机制。只要残疾人有需要,只需出示标明志愿者和结对残疾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及残疾人的家庭住址的服务联系卡,就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志愿者来帮助。
“红管家+志愿服务”
前段时间,家住嘉兴花园的72岁老人陈龙翔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件困扰大家已久的“小事”。说事小,是因为解决的这件事,就是家附近的一处公园里的几个垃圾桶一直无人清理,导致蚊虫乱飞,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在陈龙祥的几次督促下,两天的时间内,相关部门将该处问题给予了解决,并专门分派了保洁员,对这里进行长期的保洁。“而就是这看似很小的问题,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向相关部门反映,可能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陈龙祥说。
说起陈龙祥这位老人,他除了热心公益外,他还是运河社区“红管家”啄木鸟监督队的一员。据陈龙祥介绍,“红管家”啄木鸟监督队主要负责对社区的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进行义务监督,通过队员们“找茬”,从而更好地维护辖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截至目前,该队伍已有热心公益的居民8人。
如今,在运河社区,像这样的“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共有8支。除了“红管家”啄木鸟监督队,还有“红管家”小禾苗关爱队、“红管家”老娘舅调解队、“红管家”同心圆暖巢队、“红管家”红马甲巡逻队、“红管家”海豚湾艺术服务队、“红管家”仁爱医疗服务队、“红管家”小蜜蜂后勤服务队,在居民需要的方方面面带来志愿服务。
“七色光+志愿服务”
在高照街道荫家桥村有这样一支爱心车队,村民们有需要都会找到它。它不仅能够在残疾人、困难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有效服务,同时向村民讲述村里村外的最新动态,并做好政策宣传,进一步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传递正能量。而这支队伍就是爱心车队党员志愿服务。
据悉,爱心车队从2013年建成,目前已有爱心车队志愿者15人,爱心车15辆。多年来,爱心车队按照网格划分,将车队成员定为民情联络员定期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建立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志愿者平时还兼巡逻、卫生整治、法律宣传等多项内容,涵盖了社区服务各个方面,以满足村民的基础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荫家桥村将爱心车队纳入到“七色光”志愿服务队中,秉承关爱、奉献、提升的宗旨,通过将党员爱心车队、老娘舅调解、文化艺术、关爱青少年、爱心助残、平安巡逻、五水共治等内容整合,从而打造了一支属于荫家桥村的志愿服务队伍。
下一步,“七色光”还将为广大村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益家仁+志愿服务”
从去年年底开始,居住在高照街道象贤村的新居民又有了属于他们的第二个家。除了逢年过节开展一些新老居民的互动活动外,“益家仁”更注重为新居民打造一个更有归属感的第二故乡。
据了解,高照街道的新居民总数占街道户籍人口的比重较大,在新居民中开展志愿者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将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探索新居民志愿者工作成为街道在服务与管理中一个重点。从去年开始,高照街道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在象贤村打造“益家仁”志愿服务模式,同时建立1+1+1新居民志愿服务队伍,即一名协管员带动一名新居民去帮助一名困难新居民家庭的志愿者活动模式。通过协管员志愿者的活动,在新居民群体中开展“以新助新”关心活动,充分发挥新居民志愿助人的服务精神,积极帮助生活中有实际困难的新居民。
传递爱心,可以传播社会精神文明,传播社会的正能量。高照街道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把新居民志愿者的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将“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从另一方面来说,新居民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不仅可以尽一份责任和义务,也能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