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近日,秀洲区新塍镇富园村村民陈建国,一瘸一拐地走进“新塍自强助残扶贫基地”,和往常一样照料起自己养的兔和羊。
今年55岁的陈建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残疾人模范,为改变自身以及其他残疾人的命运而自强不息。作为自强助残扶贫基地的负责人,他为有意愿和有劳动力的低保、低收入、困难户家庭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他们托起脱贫致富梦。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绚丽多彩,而多彩的生命是用艰辛和磨难编织而成的。18年前,陈建国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之初,这个“死不了的癌症”导致陈建国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基本的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后来陈建国四处求医问药,但也没能完全治愈,最终落下了下肢活动障碍。
面对如此困境,陈建国却下了狠心,拒绝政府的救济。“我有一双手,就不信养活不了一家人。”陈建国说。2004年,陈建国从网络上发现,绿壳鸡蛋在市场上很有潜力。他特意到南京、上海等实地考察,了解到绿壳鸡蛋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低,而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含量较高,在大城市非常受欢迎。随后,他一口气从上海郊区一家种禽公司订购了400只蛋鸡,全部放养在自留地的树林里。半年后,蛋鸡产下的绿壳鸡蛋被陈建国拿到上海市场销售,价格是普通鸡蛋的3倍,但十分畅销,从此成功打开了市场。
在陈建国富起来以后,他没有忘了其他残疾人。在残联和民政部门的牵线下,2008年5月,陈建国的“新塍自强助残扶贫基地”成立。为了让残疾农户把鸡养好,他挨家挨户考察残疾农户的家庭情况,向他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他们垫资提供蛋鸡和饲料,再按合同保护价收购鸡蛋。他的电话总是24小时开机,只要残疾农户有需要,他随叫随到。
在全区养殖业转型提质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这些残疾贫困户改变过去单一的养猪致富模式?2014年,为响应“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号召,陈建国盯上了污染更小、效益更高的长毛兔和羊。他算了一笔账,一头羊从小羊到出栏约10个月,至少有700元利润,养得好能有1000元利润。羊粪是非常有效的农家有机肥,五六十斤一袋的羊粪,每袋可以卖到8至10元,同时能实现生态循环。而长毛兔每只每天的养殖成本仅5角钱,而兔毛一年可以卖200元左右,一只母兔一年还可以产下7到10只小兔子,收益也很可观。此外,增加养殖种类,也能为合作社和养殖户分担风险。曾经养猪的残疾人家庭在陈建国的帮扶下,也实现了转产增收。
如今,依托“新塍自强助残扶贫基地”开展多种助残扶贫项目,输送的致富“活血”正在源源不断释放着能量,帮助残疾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今年,基地计划扶持有意愿和有劳动力的低保、低收入、困难户家庭13户,上半年每户养殖鹅50只;下半年平均每户养殖肉鸡150只。陈建国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的一年,规划中的120亩残疾人创业园将会建成,届时会有更多贫困残疾人加入自强自立的队伍中。残疾人陈建国已然成为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民间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