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视察深圳柴火空间,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以来,“众创空间”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并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阿里巴巴、海尔、京东等各行业龙头企业竞相涌入,中关村创业大街、杭州梦想小镇、苏州金鸡湖创业长廊等众创空间聚集区在催生行业新裂变,车库咖啡、创新工场、36氪等不同形态的众创空间在全国遍地开花。
当创业创新的滚滚浪潮扑面而来,“一杯咖啡、一天时间、一场碰撞、一次对接”成为年轻创客们最津津乐道的生活STYLE,“一张桌子、一个电脑、一个WiFi入口”更成为“创客新常态”的最正确打开方式。
不再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特权,众创空间也成为承载嘉兴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全市新认定的21家市级众创空间正在以各种蓬勃的姿态野蛮生长,他们积极扮演着有“颜值”、有“担当”、有“智慧”的“店小二”角色,为创客们构筑起全新的创业创新生态圈。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那么,众创空间的意义或许正在于:给我一个“入口”,我可以“连接”整个世界。 -记者卢 奕
政企合力
众创空间蓬勃发展
就在上周日,一场别开生面、独具“逼格”的创客交流分享会在南湖区的云创空间上演。
来自杭州梦想小镇、杭州互联网圈的3位大咖,围绕互联网创业的商业回归、互联网背景下校园兼职的市场发展定位、互联网项目定制等话题,在云创空间与现场百余位创业者进行了交流互动,参与活动的人员多达400人次。
据了解,云创空间自2015年开业以来,陆续开展了数十场各种类型活动,如互联网论坛、创业分享交流、项目路演、十人圆桌会等,在嘉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而像云创空间这样的活动,因为全市21家众创空间的联动,在嘉兴这块充满创业创新的热土上,几乎随时都在“爆发”。
放眼全国,伴随着“双创”热潮的风起云涌,众创空间在政策高度倾斜与民间力量广泛参与中高速发展。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2000多家众创空间,其中136家众创空间通过备案,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嘉兴自然也不甘落后。为有效推动众创空间建设,2015年,嘉兴市政府就出台了《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泛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和《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若干意见》。
目前,《嘉兴市级众创空间认定与管理办法》也正在起草征求意见当中,即将出台。
来自嘉兴市科技局的相关数据显示,全市现有市级众创空间21家,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将为全市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成为‘泛孵化器’建设的前沿阵地。”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冯国跃表示。
今年3月,通过市科技局前期对全市众创空间的指导管理和发动,全市有12家众创空间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的备案认定,目前,推荐上报了零一·智慧谷、贝壳咖啡创客空间、北斗创客家、海宁苏河汇众创空间、UP+THINK众创空间、凤岐茶社乌镇创客空间、创客公社这7家省级众创空间,零一·智慧谷、贝壳咖啡创客空间、北斗创客家、海宁苏河汇众创空间、UP+THINK众创空间这5家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冯国跃介绍说,2016年,依据文件精神,为继续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嘉兴市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至5家;力争新认定众创空间28家。
孵化器的“苗圃”
项目孵化链最前端的一环
汹涌澎湃的创业创新浪潮,助推了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那么何谓众创空间?它与传统的孵化器是否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位于秀洲区的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的众创空间——零一·智慧谷,20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几十台电脑和办公桌椅,目前已经有20余个创业项目落户,其中项目团队8个。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而项目的创始人大多是嘉兴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注册企业12个,以海外预孵化落地项目为主。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WiFi、一个创意或想法就能创业,就能被孵化。这就是众创空间的“低门槛”。
“在我看来,所谓的众创空间其实就是孵化器的‘苗圃’,它承担了如何将一个想法变成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总经理许昱捷表示,“它填补了我们孵化链条上最前端的一环,即发现想法和项目的‘种子’环节,实现从0到1的过程。”
据了解,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创办零一·智慧谷的初衷也正在于此。“我们正在全力延伸孵化链条的各个环节,从‘苗圃’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最后到产业园。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尝试。同时也给我们整个秀洲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火种。”许昱捷说。
言下之意,零一·智慧谷的开办是与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的相关产业配套的。而这与嘉兴市政府所倡导的“众创空间的发展应当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服务”的愿望不谋而合。
由北科建创新园创办的贝壳咖啡创客空间,与此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贝壳咖啡创客空间由贝壳咖啡厅、贝壳培训中心、贝壳卡位孵化和贝壳加速器四大模块组成,整合了北上广深和嘉兴本地众多合作资源,形成强大的金融投资联盟、创业辅导联盟、企业管理顾问联盟、企业上市辅导联盟,构筑起完整的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培训、创业发展加速和创业交流展示的功能链条。
北科建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艳丽表示,北科建独有的“贝壳加速器”,可针对“贝壳孵化空间”创业创新孵化毕业的项目,承载孵化毕业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加速发展空间。通过平台服务和力量,为项目后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降低孵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营风险。
同时,冯国跃表示:“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孵化服务链条的重要一环,正在引领和推动孵化器行业从1.0版本向2.0版本、3.0版本进化,向平台化、互联网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创新模式
当好“智囊+资本”的“店小二”
尽管嘉兴的大多数众创空间都与产业相关,或为产业作配套,或为产业服务打造全面系统的生态圈,大致有4种模式,分别是示范推进型众创空间、投资促进型众创空间、颇具嘉兴产业特色的专业服务型众创空间、创客孵化类众创空间。
作为一个尚在摸索中的新生事物,这些众创空间在各自运行的主流模式指导下,又在蓬勃发展中不断推出新服务、新功能。
投资促进型众创空间的代表CIFC乌镇普众创客空间,其核心服务机构是“CIFC金融咖啡”,于2014年9月29日在中关村创新中心创立,是由CIFC联合众多金融大佬及互联网与新媒体大咖众筹创建。主要以CIFC金融咖啡、创投基金、众筹,以及CIFC资源为创业者融到创业的资金。
以创客孵化类为主导模式的云创空间,目前正在孵化的6个项目中,大部分都获得了创始人的资金注入。
作为云创空间的创始人之一的扶添,就投了其中3个项目,扶添在帮助项目“孵化”的同时,还当起了“天使投资人”。
其中,名为“车品信”的二手车4S店项目,在孵化第一年就可以盈利百万元,明年将会开出第二家。“因为在早期,我们对‘车品信’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使其能够以线上收车、线下卖车、评估检测的成熟模式上线运营,从而得以快速复制。”扶添介绍说,“实质上,我们所倡导的创客空间模式,也就是能够迅速找到项目、优化项目、快速盈利或看到盈利模式。”
为了实现这个从“入口”到“连接”世界的可能,云创空间当好“智囊”的内功也练得颇深。云创空间开设了云创说道、云创星期五、云创论剑、云创金桥、云创资本、云创直播、云创工场等一系列环节,从对接媒体、硬件设施、对接导师、训练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全方位提供服务。
而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的零一·智慧谷,已经与前海汇大数据、UCloud、一融平台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创业团队不定期开展投融资对接、创业辅导等各类活动共计25次,为两个创业团队和项目对接资金170万元。形成了依托孵化器、企业和团队共同参与的产业链众创服务模式。
在孵化项目时,零一·智慧谷虽然没有创始人资金的注入,却设立了种子基金300万元,以场地入股、服务换期权、种子资金投资等多种形式,与入孵项目和企业达成孵化协议,扶持项目不断成长。
在北斗产业领域,浙江纳沛新材料有限公司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产品小试、中试、大批试,已搬入浙江正原科技园进行量产准备。之所以如此神速,得益于众创空间——北斗创客家在台前幕后的大力支持。
北斗创客家作为颇具嘉兴产业特色的专业服务型众创空间的代表,只培育与产业链相关项目,以扶持产业做大做强为目标。“我们希望创业者能通过与我们合作,多一分的成功机会,我们不求回报,我们是在做义工。我相信最后一定会有回报,但我们绝不是奔着回报去的。”北斗创客家的创始人尤源说。
据了解,北斗创客家依托上市公司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其旗下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的科研实力、创新平台资源,来吸引并集聚北斗应用、物联网领域的创客,顺应该领域产品小、精、准的市场需求,补全我省北斗产业链在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短板,解决“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应用”核心技术,聚集创客产业优势,打造专业众创平台。
尤源表示,北斗创客家的最大特色为“保姆级专业管理服务+具20年制造行业创业经验导师团+以省级研究院为核心的创新平台资源+三大基金全程助力与保障”。
正如几天前,北斗创客管理团队还在微信上聊天聊到凌晨3时30分,主要讨论如何管理大创团队。上月底“两会”期间,尤源上午和下午都要开会,但是由于其中的一个大学生团队接到了一个5万元的项目,尤源就立即利用中午时间,带上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请大创团队吃饭,帮助他们评审项目。
“这就是我对他们的关心。我不是看重这5万元,而是看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当年我接到一个5万元的订单,没有任何人辅导,只能自己瞎摸索,但是现在,我们通过辅导,能让他们少走弯路,多一点成功的把握,多一点信心。”尤源告诉记者,“我想告诉新的创业者,现在是非常好的创业创新机遇期,像我们这些老创业者都还这么有信心去辅导你们,希望你们利用好资源。”
冯国跃表示,尽管各类众创空间服务的模式略有不同,但作为一种嫁接资源、构筑全新创业生态圈的服务群体,众创空间当好“智囊+资本”的“店小二”的“保姆式”服务精神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盈利模式难寻
行业瓶颈亟待突破
当然,众创空间也有着自己成长的烦恼。
由于大部分众创空间对于创客实行的皆是免费提供场地等硬件设施6个月以上,项目孵化的周期又较长,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仅有极少部分名气、口碑与服务模式俱佳的众创空间能有盈利,相当一部分众创空间靠政府补贴维持生计,一部分众创空间成立至今未能盈利。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是绝大多数众创空间面临的共同难题。
“我们一直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模式,一直在不断投入,但是我们看好它的未来。”扶添告诉记者。
的确,国内众创空间发展目前存在的难题包括不能持续盈利,规模扩大后受限于管理水平、场地成本较高等因素难以盈利,非集中办公区难以为初创企业注册等。
同济大学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调研报告》也指出,在创业企业及创客对众创空间所附属综合环境的评价中,难以低成本获得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专业化培训水平低、配套服务不到位等因素正成为瓶颈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说,嘉兴的众创空间在发展初期也不可避免会面临很多挑战:一是受人才资源所限,包括资深创客和运营管理人才缺乏;二是场地、设备难题;三是众创空间的主体比较单一,多主体互动模式未能有效建立,创融互动、创媒互动、创研互动、创政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发展存在瓶颈;四是缺乏有效的运营组织模式。
许昱捷表示,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众创空间的成败由市场来决定,也许5年之后,会有很多众创空间从市场上消失。但整个众创空间产业还很年轻,很多方面都有待我们去探索,任何激励创业精神的措施,都可能推动整个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