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市首次启动“百姓买样团”活动
2016年4月9日 13:4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骆颖叶 通讯员 祁盈哲

  本报讯 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各种产品纷纷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实体店走进了网店,这种转变是否会带来质量的下降?近日,嘉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次开启了“2016年度市场反溯风险监控专项监督抽查”活动,即俗称的“百姓买样团”活动,由百姓下单,市质监部门买单。昨天,第一批次的产品已被送到市质监局。

  质量监管邀百姓参与

  据了解,嘉兴现有“百姓买样团”成员共10名,参与本次活动的有2名,分别来自南湖区和秀洲区。本次抽查涉及室内加热器、童车等15种产品,计划抽查170批次。第一批产品已到达,并开始接受检验,检验结果将在20天后公布。

  “百姓买样团”的成员都是经过省质监局培训过的“专业买手”,按要求在各种类型的电商平台上搜索产品,选定产品后,成员要对产品页面、网站页面等进行截图,再将产品放入购物车,由市质监局付款。此次活动对产品的品牌、型号等均无要求,但必须产自嘉兴。在购买过程中,购买目的不能以任何方式泄露。

  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稽查处处长蒋才巍表示,百姓们对产品质量的优劣好坏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让他们参与到产品质量监管中来,把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地方买的决定权交给他们,能够筛选出与百姓生活最贴近的产品,进而为产品质量把关,服务百姓生活。

  “网购在人们生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做出相应的转变。”蒋才巍说。随着电商的崛起,不少企业已开始生产“电商特供”的产品,但有的产品质量与实体店产品有一定差距,成了传统的定期抽查方式触及不到的“真空地带”。根据去年省质监局“百姓买样团”的数据显示,在买样送检的832批次产品中,有324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达38.9%,比定期抽查的不合格率高出30%。

  构建质量监管新机制

  “产品质量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生命线,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否则,不仅坑害消费者,也会断送电商发展前途。”网购是产品质量投诉发生的“重灾区”,且投诉发生后,往往就事论事,很少能追溯至源头,不利于市场监管。

  在此次活动中,通过对电商平台实施买样检测,根据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线索,质监部门对违规企业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将问题线索通报到电商平台,由电商平台实施内部管理制约,清理不良商户,形成倒逼机制。努力构建“网上发现、源头追溯、落地查处、区域帮扶”的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

  “对产品实施买样检测是探索和完善市场反溯监督机制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加强市场风险监控力度。”蒋才巍说。

  据了解,“百姓买样团”活动一年举行两次,今年的第二次活动将在7月举行,买样的产品主要为蚕丝被、羊毛衫、羊绒衫、羽绒服和皮革服装共100批次。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越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