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取代书信,输入取代书写,“家书”似乎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奢侈品。不过,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少嘉兴人的微信朋友圈却被一条关于“家书”的新闻刷了屏:海宁紫微初级中学以“感恩”为主题,组织600多名学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把平常想对父母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写在纸上。学生家长也被邀请到活动现场,面对面听孩子朗读家书,并将父母想说的话也一起写在家书上。不少学生真情流露,与父母相拥而泣。
几排鸿雁寄深情,三行家书抵万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书连接着亲情,体现着文化,承续着家风,具有丰富的内涵。一些历代名人的家书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不仅蕴含着深情,更表达着为人之道、处世哲理,《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莫不如此。然而,传统文化中这份以家书寄情寓理的温暖与厚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遗忘和淡漠。
《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过一份《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90.5%的在校大学生选择用电话与父母联系,只有7.9%的大学生选择用书信与父母联系,而部分学生甚至对“写家书”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看手机”,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恐怕不仅仅是一封“家书”。
由是观之,海宁在中学生中开展“感恩家书”活动,不失为一种“家风”教育。首先,两代人互吐心声、互诉真情,本身就是生动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孩子们稚嫩的语句不如“心灵鸡汤”花哨,不及“处世哲学”老辣,却是情感的真诚流露。其次,父母通过家书把人生经验传授给子女,这种传统道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到《傅雷家书》里的“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哪一个不是字字千钧、句句感召?
在一网联通世界的今日,一封“家书”早已不复当年“抵万金”的珍贵,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家书去传递亲情、传续文化、传承家风。期待手写家书的活动能够坚持下去,并不断辅之以家书收集、家书展览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铭记历史、不忘传统。惟其如此,家书才不只是老年人怀旧的寄托,而是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