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秀洲以“美丽镇村”建设推进全域提升
2016年2月29日 07:59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王绘 朱胜伟 通讯员 王玲艳 马国海

  昨天早上6时30分左右,嘉兴市金港保洁有限公司负责人包秋林按例打开手机上的实时监控系统,发现新塍塘北支口堆积了一片水葫芦,“马上启动泵站!”一个电话过去,数十分钟后,北支口水面恢复了洁净。

  借助互联网技术,配合巡查机制、联运机制、考核机制等,新塍镇的环境长效保洁正在有效提升,而这只是秀洲全面提升“美丽镇村”建设水平中,涉及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中的一个方面。

  紧扣规划引领、产业提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五大重点,去年末今年初,秀洲区围绕全域提升“美丽镇村”建设,立足“一盘棋”“一本账”,协调推进促提升、同心共筑升级版,一幅幅景村相融、宜居宜游、百姓幸福的现代化田园新秀洲画卷徐徐展开。

 

  协调推进促提升

  “十里梅花香雪海”,这几天的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怎一个“热闹”了得?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该村聚宝湾的梅花进入了最佳观赏期,成片的梅林繁花似锦,十分绚烂。穿梭于白如雪、红如霞的花丛中,除了美景的赏心悦目,更令人惊叹的便是这里的农村面貌之变。

  早在2003年,建林村就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该村依托天然河道等重新布局设计,通过整治环境、修筑道路、种树栽花等举措,精心打造了以聚宝湾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景观。一处景带动一个村,建林村面貌也随之发生改变,去年更是以全市唯一的身份入选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

  “从启动之际,我们就明确了目标,即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坚持‘一张图’‘一本账’,努力实现环境面貌改变、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目标。”王店镇党委副书记徐哲说,接下来该镇将以沿嘉海公路产业发展轴和特色旅游景观轴为基点,开展卫生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建配套完善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快建设“美丽王店”。

  猴年伊始,在王江泾、新塍、油车港、洪合,处处可见环境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记者了解到,在“美丽镇村”建设中,秀洲区推进“多规合一”进程,实现镇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新社区建设规划的全覆盖,不断优化镇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以此为契机,围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随之得到同步提升。

  今年,秀洲还将投入10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并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等,切实加快新市镇形象提升和老旧集镇形象提升,打造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版。

 

  同心共筑升级版

  一条新塍塘,弯弯曲曲流经千年古镇——新塍镇。千百年来,被誉为嘉兴“母亲河”的它,不仅浇灌了一方沃土,也浇筑了河道两岸群众的幸福生活。如今,新塍塘还是石臼漾水厂的饮用水源地,因而推进新塍塘综合整治,全面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意义重大。通过引进专业保洁公司、提升群众参与度等举措,该河道水质有了显著提升。

  秀洲区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新机制,引导广大居民参与“美丽镇村”建设。在王江泾镇虹南村新建的村民集聚点,随处可见一个个垃圾分类箱,试点先行后,该村定期进行评分奖励,并建立了由村民、党员干部等人员组成的垃圾分类监督小组,形成了长效机制,村民们已慢慢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同时,不少村民还积极投入“美丽庭院”建设,将自家的庭院装扮得格外美丽。  

  “通过改造提升,环境好了很多,现在晚饭后,我就四处看看,看到有乱丢垃圾的行为,我都会指出来,因为美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在王店镇解放街住了30多年的王海源说。王老伯口中的改造提升工程属于该镇两岸江南水乡·古镇景观提升工程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古镇面貌和人居环境,推动整个镇区的形象提升。如今这条总长不过400米的解放街以及经过整治后的市河已成为一道景观,到了晚上,经过亮化后更显漂亮。

  记者从秀洲区治水治气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了解到,围绕“美丽镇村”建设,秀洲将持续推进治水治气、“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在各镇全面开展“4+X”项目提升工程以及危旧房改造,打造人居生态环境升级版。值得一提的是,秀洲还“内外兼修”,在环境提升的同时,挖掘并弘扬“勤善和美”的民风乡风,引导广大居民参与“美丽镇村”建设,同心共筑升级版。此外,还进一步完善镇村管理体系、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平安建设体系等,打造公共服务管理升级版,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标签:美丽镇村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