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残疾的他当上“鸡司令”点亮新希望
2016年2月19日 10:00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吴觉 文/摄

 

        采访时间:2016年2月14日(年初七)

   采访地点:秀洲区新塍镇万民村16组


     大年初七凌晨4点3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54岁的赵志潮已经早早地起床了。给院子里的1000多只鸡喂食后,他推了推2000多度的厚重眼镜片仔细挑选了20只健壮的鸡,乘着老婆开的电动三轮车向濮院驶去。

  自2006年开始养鸡,经过多年奋斗,赵志潮家建房的债务还清了,生活越来越好,添置了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动三轮车等新物件。

  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赵志潮看来,这一切都归功于政府的扶持。原来,让残疾困难家庭脱贫致富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残联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除了把困难残疾人群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加大救助力度外,2006年,在秀洲区“造血型”扶贫活动的推动下,原本靠几亩地维持一家四口生计的赵志潮终于通过养鸡找到了新希望。

     2000多度近视,打工无望

   赵志潮出生于1963年,早年一直在家务农,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的勤劳足以支撑一家老小的生活。30多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让这个“顶梁柱”走不了路,为了治病,家里的条件也一落千丈。

  经过一年多的求医,赵志潮虽然能正常走路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他的眼睛却一下子近视2000多度,周遭熟悉的一切都陷入了模糊中。

  “作为一名视力残疾人,我去外面工厂干活有困难,基本上什么活都干不了。妻子又不是本地人,当地的农活不太会做,为此,那几年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养小孩都困难,经常要找亲戚朋友借钱。”回忆起那几年,赵志潮感慨万千。

  担心他出意外的妻子黄永仙也放弃了外出打工赚钱的想法。“他走到哪里,我必须跟到哪里,因为他看不清楚啊,一不留神,他就可能摔倒或者闯祸。有一次,为了采桑叶喂蚕宝宝,他摔到了水沟里面。又有一次,他摔断了骨头,休养了一年。还有一次,他心疼我觉得我比较辛苦,想帮我分担点农活,因为看不清竟然把药水洒到了邻居家的稻谷上,造成了邻居家的损失。”黄永仙说,这些年,她已经记不清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多少次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借钱供两个女儿读书,好心人捐赠衣服,热心人时不时资金帮助等,这些支持着这个家庭。

    养鸡重燃了这个家庭的希望

  记者获悉,2005年,新塍镇进行了“造血型”扶持试点,2007年全面开展。通过送山羊、绿壳蛋鸡、三元肉鸡、红薯等多种扶持模式,在给困难残疾家庭带来实惠的同时,给他们探索了一条致富的道路。而就在2006年,通过扶持试点活动,赵志潮共计收到了1000只绿壳蛋鸡。

  因为视力原因干不了农活,这些小鸡的到来,无疑让闲了多年的赵志潮有些欣喜。可是,作为养鸡的“门外汉”,最初他也愁坏了。

  “以前就养几只鸡自己吃吃,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养过鸡,不知道需要注意些什么。为此,区残联贴心地举办了多次培训班,找了老师来教我们相关的知识,同时,资助鸡的基地也会定期派人来回访,遇到问题我也经常会打电话咨询。要说最糟心的事情,那肯定是大雨之后鸡常常因为鸡棚被淹而生病。不过我也逐渐摸清楚了门道。”赵志潮说。

  当然,除了养鸡的知识外,让赵志潮一家发愁的还有钱的问题,之前的几年家里毫无积蓄,而养鸡买糠、买药等都需要花钱。不过,赵志潮介绍,在贷款养鸡方面,区残联也帮他承担了一部分的利息。

  就这样,一干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赵志潮的养鸡生意越做越顺溜,在濮院等地的菜场里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养的土鸡俘获了一大批客户,甚至常有客户慕名而来。而鸡粪也正好可以作为有机肥,让田里的青菜和芹菜等茁壮成长,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家里开始旧貌换新颜
  
  记者去采访时,赵志潮和妻子刚从菜场回来不久。虽然春节期间鸡肉的价格涨到了近20元/斤,但是,他带去的20只土鸡还是被一抢而空。如今,他家的后院养了1200余只鸡,除了维系生活外,经济上每年都能有些结余。

  要是你此前来过赵志潮家,也许会被这些年他家的新面貌震惊到。走进他家的院子,你会发现,维持了多年的泥地早已经被水泥地取代。推开崭新的双开大门,屋内也不再是简陋的毛坯,已经被粉刷一新,墙上也挂上了电子时钟。经过多次改造,后院鸡棚的养鸡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赵志潮说,这些都是“造血型”扶持给家庭带来的新变化,“也许很多人难以想象,之前家里的客厅一直都没有安装电风扇,即使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只能打开大门,借助蒲扇来降温。前年,客厅的吊扇终于装上了,家里也陆续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等大物件。眼瞅着老古董的电动三轮车已经跟着我们近10年了,去年下半年,我们添置了一辆新的电动三轮车。2011年开始,养鸡不用再依靠贷款了。前几年,大女儿结婚的时候,家里也重新装修了。”

  “条件不好的时候,我们老两口都舍不得买肉吃,因为想多省些钱来留给女儿读书用。现在,桌上的菜也慢慢丰盛起来,经常有鱼有肉。”黄永仙说,桌上的食物也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家庭条件的变迁。

  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视力残疾的赵志潮已经找到了产销一条龙的致富道路,在采访中,他也告诉记者,他坚信未来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记者手记]

  一场大病过后,家里的“顶梁柱”竟意外落下了视力残疾,这让原本就因治病而贫困的家庭生活再次陷于绝境。

  就在这关键时刻,政府伸出援手,拉了赵志潮家一把。记者了解到,实行“造血型”扶持,主要通过无偿提供鸡苗等产品,并给予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等方式,从而使残疾人从依靠政府“输血”转变为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上来,残疾人依靠自身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如今,在残联的扶植下,赵志潮熟练掌握了养鸡的技巧,已经成为创业明星户、自强模范户,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富足的生活。

标签:致富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