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嘉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意味着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将进入集中建设期。自今年3月份嘉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我市即刻展开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海绵城市相关建设改造,为今后海绵城市的推广提供依据。
示范区的选取具有非常典型特征
据了解,嘉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区的用地范围为北至环城河,南至槜李路,西至长水塘、西板桥港,东至菜花泾、纺工路、富润路,总用地面积18.44平方公里。
为什么选择这个区域作为海绵城市示范区?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示范区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示范性,能涵盖旧城区、已建新城区、未建新城区等不同时期建设的区域和南湖景区、水源保护地、居住小区、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城市广场和绿地、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多种具有典型性和建设性的代表列别。
在建设过程中,可采用多种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措施,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今后海绵设施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的推广树立典型范例。
目前,我市海绵城市选取的示范区中已经形成11个功能板块,包括环城河以内区域、火车站区域、南湖区域、湖滨区域、西南湖区域、行政中心区域、烟雨居住区域、府南区域、南湖大道沿线区域、中央公园区域、东栅工业园区域。
以火车站区域为例,该区域功能以铁路站场、居住、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主,是市区的交通集散中心。“一旦大雨来临,这块区域的内涝就比较严重,我们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来解决这一问题,就非常具有示范意义。”该负责人坦言。
全力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渗、滞、蓄、净、用、排”,嘉兴市海绵城市系统构建将结合我市绿地率高,充分发挥绿地系统“渗、滞、蓄”的功能,从而达到雨水源头“净”的目标,为雨水“用”创造良好条件,减少雨水的直接外排量,最终提高城市雨水系统“排”的标准。
另外,结合嘉兴市水网密布的特点,充分利用滨河生态绿地的雨水净化作用、河道的蓄水作用,以城市河湖水域与岸线管控和综合整治,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逐步构建“格局合理、蓄泄兼筹、水流畅通、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海绵城市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这样的建设理念与我们的‘五水共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道。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源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排水管网提标改造及河流制溢流污水调蓄处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城市防洪水利建设以及水动力提升、示范效果监测评估等。
十大重点工程引领示范效果
据悉,本次《规划》筛选了十大工程作为打造重点。包括“一廊”即中央公园、植物园、南湖大道、海盐塘,“一线”即沪杭铁路沿线绿地长盐塘,“一校”即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一路”即环城路,“一区”即烟雨小区,“一馆”即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一府”即嘉兴市政府及人民广场,“一场”即嘉兴市体育中心,“一湖”即环南湖景区,“一厂”即城东再生水厂湿地公园。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十大重点工程将更好地诠释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解决示范区内生态雨水系统构建、低影响开发、合流制溢流污水处理、水质改善、景观提升等重要问题,更好地展现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种工程类型和技术措施的运用情况,更好地让市民学习、体验海绵城市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