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新塍创新社会机制撬动社区治理
2015年12月27日 16:23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吴利君 董媛媛

  每周二,秀洲区新塍镇秀水社区83岁的独居老人朱玲英家中,“小姐妹”赵美珍如期而至,像往常一样,送上新鲜的果蔬,陪她聊天谈心,清理房间。

  赵美珍只是新塍镇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去年以来,像赵美珍一样,近200名志愿者走进120名独居老人家庭,以邻里结对帮扶的形式,提供亲情陪伴志愿服务,有效解决了这一特殊群体“老无所依”的问题。

  这一切,均得益于新塍镇作为全国83个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唯一的镇级单位的实践。两年来,通过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机制、服务,撬动社区治理,新塍已形成“社会机制主导,政府、社会与市场良性互动合作”的社区发展机制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已从‘被管理的单位人’转变为‘自主的社区人’,社区这一基层组织,在社会力量的融入下,正不断强化自治和服务功能。”新塍镇党委书记陈建祥说。

  多方参与

  破解公益资金之困

  撬动社区治理,关键在强化自治和服务,首要是建立大量的社会组织。而“为钱所困”一直是社会组织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破解?

  2014年8月,新塍镇成立了“社区发展基金会”,通过政府资助、社会募集、接受捐赠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支持社区及社会力量创办公益服务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目前,该基金会已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我们把‘社区发展基金会’作为支持社区发展创新实验的核心社会组织。”陈建祥表示。成立以来,已资助了23个社会组织创办了公益服务项目。

  如今,新塍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已经成为社区的一股新兴力量,破解了社区治理中资金从何而来的困局。不仅如此,通过该基金会的“引力”作用,还激发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助力创新社区治理,承接起政府服务职能,逐步实现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力量主导的转变。

  与此同时,新塍镇还探索创新“商会互助基金会”这一社会组织帮扶企业的模式,通过为会员企业提供续贷资金服务,70%服务费进入基金会或直接用于公益事业,既破解了企业续贷资金周转难题,又使公益金有了保障,实现双赢,今年已产生30多万元的公益服务资金。

  自下而上

  创新社会化运作模式

  从脏乱差的小区卫生到整洁干净的花园小院,从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新塍镇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还有居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现在我们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团结互助的一家人。”居住在新塍镇近10年的居民胡须认为,是社会组织引导的社区自治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社区服务中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的难题?新塍镇引入了“恩派”、“孝慈”两个社会组织,将社会组织打造成公共服务的基层“触手”,并由“孝慈”发起成立本地社工机构“新塍镇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新塍社工”),作为社区现有社会组织的管理、协调与服务的主导力量,统筹、协调、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建设活动,调研、培育、发展与居民实际需求相符的新的社会组织,协助、代理、跟踪新的社会组织的申报工作。如今,在创建部和新塍社工的推动下,新塍镇已建立全区首个镇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成功培育、孵化出社区治理和服务类社会组织32个。

  据新塍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部主任俞勤明介绍,这些社会组织已渗透到社区的各个“毛细血管”,以居民需求为市场调节杠杆,实施全市首个“三社”联动“社区微动力”治理与服务示范项目,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带动居民提升自治理念并通过自治来解决实际问题。

  由社区老党员、退休教师等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坚持每天在社区巡查,成为社区安全、环境卫生等事务的监督者;每个社区都有多个“爱心商家”,给困难群体进行打折优惠,为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残疾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社会组织让社区建设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实现了“居民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组织到自发成立社会组织”的跨越式转变,有效补充了社区服务力量。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越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