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中国农民画“丝路行”作品展开展
2015年11月27日 08:44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陈曦 区委报道组 马国海 摄影:冯玉坤

   “蓝色的河,红色的石屋,蜿蜒整条街巷的舞龙队伍,还有和房子一样大的鱼……”这不是毕加索或者哪位抽象派大师的画展,而是昨天上午举行的丝府梦·丝路情——2015中国农民画“丝路行”作品展,大红大绿的大胆撞色风格,笔触细腻、风格恬淡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嘉兴素有“丝绸之府 鱼米之乡”的美誉,秀洲区以农民画为载体,以“丝府梦·丝路情”为主题,从丝府梦起航,沿丝绸之路出发,举办这样一个作品展,架起与全国“一带一路”沿线画乡的艺术对话桥梁,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凸显农民画的多样形式及浓厚地域特色,加强传统文化的交流。

  在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西展厅里,《蚕花盛会》、《登高》、《揣麦仁》、《收获》……一幅幅构图丰满,造型简约夸张,笔调流畅的作品展示着全国各地不同的风俗民情,呈现了一场顶级的视觉盛宴。此次参展对象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及其他特邀画乡,入选作品共238幅。

  村庄内,河流如玉带环绕,村民们欢天喜地地在庆祝蚕花节……这幅来自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朱月祥的作品《蚕花盛会》是入选本次展览的农民画之一。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水乡韵味,富有浓郁的江南气息。而另一旁来自重庆市李成芝的綦江农民版画《四季歌》让参观者们感受到了西南浓郁的民俗,就如同踏足青山绿水的綦江乡村。

  据介绍,此次展览得到了全国画乡,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画乡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全国56个画乡的作品,其中“一带一路”上有36个画乡,共593幅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全国画乡近年新作,风格多样,独具浓郁的地域特色,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脉,彰显了新时代画乡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画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紧扣本次展览主题,整体创作水平很高。组委会邀请了原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主任廖开明、浙江省美协副主席骆献跃、浙江画院常务副院长池沙鸿、浙江省文化馆李云雷、浙江树人大学教授刘文沪5位专家进行专业评选,共评选出优秀奖作品80幅,入选作品158幅。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作为全国农民画展览、收藏、研讨中心,还将收藏一部分优秀作品。此次组委会还采用H5技术,将“一带一路”农民画展制作成网络微展,通过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平台推送,形式新颖,更适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

  近年来,秀洲区把发展农民画创作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抓画乡基础设施建设、抓农民绘画人才队伍培养、抓农民画精品创作及农民画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随着第六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暨2015嘉兴秀洲经贸洽谈会的隆重举行,秀洲画乡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区域文化建设也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秀洲区教文体局副局长沈晓珍说。

标签:农民画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