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梦,可以很小资,也可以很草根。
在秀洲广袤的城乡,一个个朴实的文艺梦正被点亮:握惯了锄头的双手举起相机,将身边的美景一一收入镜头;当了几十年村干部,头一回演起了微电影;一个造船为生的老木匠,用画笔将村子的昨日今生娓娓道来……
这些农民的文艺梦,少了绚丽的灯光,却多了一分真实的温暖。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秀洲为基层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提供培训和辅导,涵盖美术、摄影、排舞、农民画等各艺术门类。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培训40多次,培训人数1000多人。
想画就画,涂画多彩新生活
记录乡村的美与变化,有人用相机,有人用微电影,而油车港镇胜丰村70岁的老木匠张金泉,喜欢用的却是画笔。
两年多来,他完成了33幅农民画组成的“村史”。现在,这一幅幅作品被搬上了油车港镇最为繁华的马路围墙,村民们可以停下脚步,细细品尝200多米长的历史画卷。
“我希望创作一些和嘉兴传统民俗、农村有关的作品。”几日前,刚从秀洲区文化馆培训回来的张金泉便带回了一个好构思,他准备创作一幅以嘉兴蚕花节为题材的农民画,参加第六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
每到周末,张金泉的家,就成了村民们眼中的免费画廊。大人带着小孩一起来参观。就在最近,张金泉更忙碌了,他有了十几个小徒弟。一有空,几个孩子就跑来张金泉家里学习农民画。
画天、画地、画自己,画水、画风情。秀洲农民画源自民间生活,以乡村生活、乡风文明、乡土气息为主要题材,风格质朴的农民画也可盛装。今年第六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于11月26日开幕,而艺术节系列活动丝府梦·丝路情——2015中国农民画“丝路行”作品展、第三届秀洲·中国廉政农民画创作大赛、农民画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等已经陆续开展。
一花引来百花开。秀洲不断推进农民画人才队伍培养,塑造领军人物。缪惠新是全国第一个被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并被评为“亚洲十大艺术家”之一以及第一个荣获全国“群文之星”称号的农民画家。为保持农民画最本真的乡土元素,秀洲区先后挖掘、培养出费新宝、张金泉、朱月祥等一批地道的农民画家。此外,还通过创建农民画创作基地、中小学后备人才基地、个人画室、特色村(镇)等途径,培养农民画人才。目前,秀洲区已创建农民画创作基地7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26个,农民画个人画室8个,区农民画特色村3个,市级农民画特色镇1个,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个人多级梯队的画乡人才队伍。
农民画像禾苗一样,扎根在农村的沃土上茁壮成长。这些年来,秀洲区的农民画作者累计创作了3000多幅农民画作品,有800多幅入选了“全国农民画展”“中国农民画联展”“中国当代民间绘画作品邀请展”等,获奖200多幅。在去年的第12届全国美展中,农民画作为年画,有8幅作品进行了展览,其中1幅作品入京展览。此外,秀洲农民画还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3个国家举办展览。
从纸质的作品到富有艺术气息的商品,秀洲农民画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产业发展之路。近年来,秀洲开发应用于帽子、雨伞、杯子、丝巾、陶瓷等生活用品的农民画衍生产品,并通过组织农民画及其衍生产品参加义乌文博会、西湖博览会等知名文化产业展会,逐步打开产品知名度以及销售渠道。农民画与当地知名企业雅莹公司合作,把农民画元素尝试运用到服装及佩饰上。中信国安集团公司收购了530幅农民画,并在北京举办“赤脚走在田埂上——秀洲农民画作品展”。
想唱就唱,百姓登上大舞台
“我也要上去唱一个”,看着台上表演得热热闹闹,村民吴红妹坐不住了。
日前,在秀洲区新塍镇沙家浜村文化礼堂,一场“百姓微舞台”演出正在进行。村庄故事、村庄生活,都由普通村民来演绎。在这里,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有的只是淳朴的情感表达。
从去年11月开始,秀洲区“百姓微舞台”走进各个乡镇、村庄,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及其露天舞台,发挥群众自主性,开展小而灵活的文体活动,让群众主导,旨在打造属于老百姓自己的舞台。截至目前,已开展“百姓微舞台”活动近70场。 近年来,秀洲围绕农民画等本土元素,树起嘉兴文化坐标,不断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加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五镇二街道文化馆分馆挂牌成立,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规范、均等的文化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2012年11月,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新馆建成开放,成为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成为居民们“充电”的好去处。此外,秀洲居民常去的另一个“充电”场所是嘉兴图书馆秀洲分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自建成后读者盈门。
在秀洲,并非只有主城区居民才能享受文化大餐。近两年,秀洲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综合文化站建设,各镇综合文化站面积都已达2500平方米以上。2013年以来,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形式,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统筹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至今年年底,可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8家。同时,实施文体广场惠民工程,在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各中心镇和社区建设10个设施齐全、实用性高的文体广场,推进广场文体活动,满足群众文体需求。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秀洲区实施文化惠民项目,依托市图书馆资源,加大区、镇两级财政投入,推进镇图书分馆、村图书分馆建设。实现了镇图书分馆全覆盖,建成村图书分馆12个,并开展“汽车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已初步确定了19个服务点。早在2012年底,秀洲区就全面完成了所有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挂牌工作,实现“一村一书屋”的建设目标。2015年完成了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实现了“一卡通”。
从“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再到百姓“秀文化”,秀洲基层特色文化日趋成熟和完善。近10年来,培育了新农村嘉年华、“一镇一品”、村嫂摄影、排舞等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和项目。2014年,一个全新的“百姓微舞台”文化项目在各村、社区巡回亮相,深受群众好评。此外,秀洲区成功承办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综合画种·动漫展区作品展,举办了“美丽浙江·秀水之韵——浙江书法大展”。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近年来,秀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今年结合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又先后出台了《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构建城乡一体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不断推进“两员”队伍建设,2013年至2015年,分3年配备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127名,现已实现全覆盖,同时2015年采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下派至各镇(街道)的文化员。今年5月,秀洲区与星光文化艺术中心签订了劳务购买协议,为镇(街道)、村(社区)文艺团队进行艺术培训、创编文艺节目。
为加大公共文化财政保障力度,秀洲区专门设立了区级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相关规定,新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按建筑面积给予补助。市图书馆秀洲图书分馆的运行经费逐步提高,“村村通”“广电低保”、农村应急广播建设、“2131”公益电影放映等也都有相关保障经费。秀洲区每年还对区级优秀个人画室和后备人才基地进行奖励。文化馆总分馆运行后,对优秀的分馆、支馆及村(社区)文化管理能手都有相应的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