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大型搅拌混凝土运输工程车在城市道路上闯祸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专用车辆的安全监管问题成为公众焦点,被称为“马路杀手”之一。
前天,记者从嘉兴市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培训会上获悉,接下来,我市将利用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平台,整合专用车辆运行数据、管理数据、安全事故数据,综合运用大数据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借力“互联网+”全面提升专用车辆管理水平。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专用车辆年运输量已达5亿吨,为经济建设和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专用车辆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仍远高于平均水平,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全省专用车辆万车事故率是全省道路交通车辆的42倍,万车死亡率是全省道路交通车辆的14倍。
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共有混凝土搅拌车1000多辆,流动性比较大,安全问题备受重视。“近年来,通过推行GPS监管、驾驶员安全培训、联合执法检查等措施,我市专业车辆交通事故率有所下降,不过行业的管理仍有待加强。”市散装水泥办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部署,接下来,我市将对专用车辆实施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全市范围内的所有相关企业,要在今年12月底以前,加入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平台,收集专用车辆和驾驶员基本信息,建立统一的车辆监管、事故通报、安全报告、档案查询、星级管理、安全培训、表彰奖励、工作交流管理平台和信息数据库,以提高专用车辆安全管理水平。
“以前了解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信息渠道有限,今后我们将通过网上登记管理、数据整合,进一步提高该行业的监管水平。”上述市散装水泥办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接下来,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对专用车辆的安全投入,并建立安全奖罚机制。下一步,全市所有从事运输服务的专用车辆,须安装带行驶记录装置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右转弯盲区视频、语音提醒设备,并保证车辆运行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切实解决专用车辆右转弯事故多发的问题。另外,各专用车辆相关企业将根据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要求,建立安全奖罚机制,对于创造安全绩效好的驾驶员,给予适当奖励,而对于工作不负责、不认真、老出安全事故的驾驶员,给予处罚,甚至取消专用车辆驾驶资格。
“企业选专业车辆驾驶员,基本上都只看现场操作情况,对其了解比较有限,选择范围也比较小。”我市一预拌混凝土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平台,对专业车辆驾驶员的从业经历等进行登记,对企业选择用人帮助会很大,也可稳定驾驶员队伍,同时也将有利于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