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禅寺,坐落于乡村。东、北两侧依傍小河,西、南两面比邻民房。大雄宝殿、玉佛殿和伽蓝殿在阳光下泛着金辉。
古银杏正立于大门十数步之地,一左一右,苍翠挺拔,高耸入云。我发现进院者无不因为仰首而兴奋而啧啧赞叹。其树干粗壮,得两三人展臂方能合抱。我想没有吸取天地精华数百年是万不能成就至此的。果然,走近细看,牌子写着树龄960年,2002年标的。足矣,禅寺因此而有了古刹的气韵与厚重。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两株古银杏复活了历史的风貌。
记得现代新儒学开山梁漱溟先生认为:“有此即有彼……出世间者,世间之所托;世间生灭也,而托于不生灭。”很有禅理的一句话,也深深地喜欢着。
当地人吴老师的介绍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他告诉我们,禅寺遗址在解放后为粮站之地。只有两株古银杏相依为命,苦苦守望。有段时间,古树憔悴不堪,其中一株几近枯萎面临死亡。村里人惋惜地摇头叹息,以为那一片如云的葱绿只能成为记忆了。不料,随着寺庙的修建,随着香火的渐旺,古银杏竟日渐康复,姿容焕发。
此话不假,我们眼前的古银杏,正萌发着勃勃生机。“大自然就是这般神奇,亦如古银杏,可谓通灵之物啊!”情不自禁中,我感叹道。
的确,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具有灵性的。“有此即有彼”——禅寺与古银杏,不就是相互给定、相互依存的实证吗?
树下,寺院主持的身边围了一圈人。凑近聆听,是一番高昂的情绪中表达出来的津津乐道。他说,如今寺院内有十多位僧人,发展目标是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支持支助下,继续扩建,争取达至寺庙占地80亩,建筑面积32亩以及拥有80位僧人……
此刻,风中的古银杏簌簌作响,摇曳生姿。它一定是听懂了,愿意以大雄宝殿传出的众僧诵经声为乐,为我们舞蹈一支吧。
再一次仰头,久久凝视。晨钟悠悠、暮鼓阵阵、香烟袅袅、木鱼声声……这一切仿佛风铃般挂在繁茂的枝桠间。一串串,从久远的北宋时空传来,传来,最后依附在每一片绿叶上。看,绿叶婆娑中,舞动的不正是全新的生命和今昔的成长吗?吟唱的不正是曾经的鼎盛和将来的辉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