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嗒,嗑嗒”,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那曲县香茂乡副乡长尼玛次仁打开电脑,点击“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网站链接,名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与增长动力”的课件对话窗口就跳了出来。在电话连线中,他对记者说:“不用跑很远,我也可以接受新知识了,呵呵。”电话那头,是他爽朗的笑声。
干部作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关键的少数”。如何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授人以渔”,做好对口支援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如何实现对口支援地区干部学习培训更加便捷、高效?我市创新破题,运用“互联网+”方式,建成“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及其移动学习平台,开启了干部教育培训对口支援的新模式,较好地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软件”援建、智力援助插上了“翅膀”。
需求就是工作方向
在年初嘉兴市援助干部人才代表座谈会上,有代表提到,边疆地区地广人稀,集中开会、集中培训很不方便。尽管这只是外援干部随口讲出来的话,但与会领导却记挂在心里。不久,市委组织部就着手开展对口支援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相关情况调查。
我市对口支援的西藏那曲、青海都兰等三个地区,现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000多人,日常干部培训主要以集中方式进行,由于地域面积大,集中起来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实际情况,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与之相反,我市则较早建立了“嘉兴市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在全省首家建成并启用了干部移动学习平台,领导干部不仅可以通过电脑登录网站进行自主选学,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在“指间”点击微课程开展学习。相较于对口支援地区,我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相对充足,干部网络学习有平台、较便捷。
“对方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方俊良表示,“我们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优质资源送到边疆。”
共享就是服务路径
嘉兴市立足本地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在对本市干部网络学习平台整合改造的同时,将三个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纳入其中,实现嘉兴、对口支援地区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共用,赋予了对口支援智力援建工作新内涵。
方案通过后,市委组织部就着手开展电子项目申报及平台建设准备工作。在工作体系上,将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纳入嘉兴干部网络学习平台体系,新增“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和“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移动学习平台”两大子系统。其中,“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子系统以“嘉兴市干部网络学院分院”形式管理运行;“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移动学习平台”子系统纳入“嘉兴市干部网络学院移动学习平台”体系同步运行。
建成后的“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网站下辖“干教资讯”、“课件中心”、“考试中心”、“交流中心”、“学习资料”、“个人中心”等子栏目,设置了“最新课程”、“专题学习”、“通知公告”、“必装软件”等重点板块,并具有“一站搜索”功能。建成后的“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移动学习平台”包括“首页”、“资讯”、“课程中心”、“我的课程”、“下载”等多个功能模块。对口支援地区干部可以通过这两大平台实现在线学习、精品课程下载,查看学习进度、浏览干教信息。目前,两大平台共有5000多门课程。同时,移动学习平台实现了与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同时在线、统一计分的功能,确保网络平台学习的连续性、整体性。
实效就是共同目标
网络学习平台建立后,对口支援地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凭个人账号登录后,便可参加网络学习。“平台课件涵盖内容丰富,刷新频率快,自学自考形式灵活,较好地解决了少训缺训、工学矛盾、知识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青海省都兰县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干部网络学院自8月运行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注册参学,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学习资源,大大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针对网络平台建成后的使用、后续管理,嘉兴市委组织部及早谋划,并分别与对口支援地区组织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对接。双方约定,对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的日常运行实行共同管理。其中,嘉兴方面负责干部网络学院平台维护、统筹管理等工作,对口支援地区方面负责干部网络学院的具体管理,在后台管理系统以“管理组”形式,开展日常维护和保障工作。双方每年就嘉兴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相关事宜进行会商,研究确定工作重点;嘉兴全部承担对口支援地区干部网络学院子系统增设及界面设计、培训课件购买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