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市某社区今年1月成立“道德银行”,把居民在社区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积分,量化成“道德币”存入个人账户,居民可以凭账户内的“道德资产”争先评优、兑换奖品和换取服务。目前,这家“道德银行”已有近1000人开户。
有钱存银行,可以生利息;道德存“银行”,可以兑换奖品或换取服务——设立“道德银行”的意义,就是让“好人好报”不再虚拟,而是看得见、摸得着。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做道德的标兵。召唤更多的人崇尚道德,可以采取经济手段,以达致“双赢”。正如《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中所言:“道德世界不是成色均匀的美玉,而是由低到高的阶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总需要有过渡的台阶。较之空谈道德口号,搭建可触碰的道德平台更为重要。“道德银行”并不是商业模式的植入,而是形象化的比拟,就像银行需货币储存一样,善举也需要慢慢积累。
其实,道德行为能否蔚然成风,这与国人是否有劣根性无关,而与环境熏陶有关。“道德银行”的主旨,是通过善行的具体量化,来激励和引导更多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浓郁的崇尚道德的氛围。谁都不可能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人人为善,才能彼此享受道德的滋养和呵护。人人为善,不善者终会从善如流;人人为恶,善者也难“独善其身”。
有必要强调一下,“道德银行”并不是新生事物,此前成功者有之,但也不乏失败者。所谓失败,并不是说“道德银行”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在实践中宣传不到位、落实不精细,才最终流于形式。这是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