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人物秀 > 最美秀洲人
蔡树法:扎根第二故乡 做精区域市场
2015年8月7日 10:00 来源: 嘉兴日报 撰稿 沈霞 丁珩

  【人物名片】

  眼前这位企业家,皮肤黝黑,身板硬朗,两撇八字胡,虎虎有神。他就是蔡树法,现任浙江宝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十年前,蔡树法从杭州来到秀洲王店,也从熟悉的管桩行业进入了陌生的商品混凝土行业。熟悉生产环节,掌握生产工艺,跑遍建筑工地,十年间,蔡树法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带领公司蜕变成一家年销售额1.2亿元的规模企业,也扎根在了王店,这个他的第二故乡。

  【人物故事】

  8月4日上午,沿着嘉海公路南行,左转进入瑞银东路,一座十多米的搅拌站映入眼帘,“宝兴商砼”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便是浙江宝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在搅拌站旁,10辆水泥搅拌车排队等候着车身清洗。这时,从一辆搅拌车内走下一位穿着朴实、头戴草帽、留着八字胡的“乘客”。不曾想,眼前这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蔡树法。

  “刚刚从海宁的一个建筑工地回来,这些车经过清洗之后,就要运下一批混泥土。”虽然只有九点钟,但是阳光已经热力十足,工地一圈下来,蔡树法的衬衫已经湿透,“干我们这一行的没办法,不去工地掌握实际情况,事情就干不好。”

  回到办公室,擦去手臂上的汗珠,蔡树法的思绪从2015年的8月回到了2005年的8月。

  “那年的8月份也很热,但对于公司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接了巴黎都市一期项目,这是公司第一个大单子。”蔡树法回忆说,那时公司成立不久,对于大型项目混凝土浇灌也没有什么经验,“第一个地基就打了两天两夜,最后终于圆满完成。”

  “这件事让我明白,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就算是外行人,只要肯努力,一样可以成为内行人。”说起2005年的8月,蔡树法感慨万分。

  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在书本中积累专业知识。“‘砼’这个字,我一开始都不认识,后来才知道,这个字就是混凝土的意思,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蒙教授创造的。”对于这位“本家”,蔡树法十分敬佩,“人工合成的石头,坚硬如石,一个字体现了混凝土的本质,真是智慧。”

  与蔡树法同步增长的还有公司的业务规模。自2005年在市本级做了几个大项目后,宝兴公司的业务也扩展到了海宁等周边地区,相继承建了海宁皮革城一二三期以及多个安置房项目,年产值增速保持在10%以上。

  然而,对于公司业务的发展,蔡树法也有着理性的认识。“不管是建成的,还是正在建设的项目,都在以厂址为中心、半径30公里的范围内以内,出于混凝土性能及经营利润率的考虑,半径30公里是混凝土搅拌站的有效输送距离,也就是说,范围极限是混凝土行业的一个共性。”蔡树法分析说,有效输送半径,也为公司明确了专业化发展方向,做精做深区域市场。

  如何做精做深?蔡树法瞄准了混凝土产品质量。“从水泥、砂石、外加剂的进货、存储,到配比,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这是生产出优质混凝土的基础。”蔡树法介绍,根据公司特点还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确保生产行为规范化,并组建了现代化试验室及生产设备,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过硬。

  在蔡树法眼里,除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是另一个关键。“因为混凝土要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所以两地之间的及时沟通以及中间的物流至关重要。”2009年,根据市政府主辅分离的实施意见,蔡树法个人投资创建了嘉兴宝兴运输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形成由28辆运输车组成的专业运输队伍。

  “运输车很多时候都是24小时工作的,因此平均5年左右就要换一批。”车辆换了一批又一批,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蔡树法说,现在每个工地都有一名公司的专职人员,与基地直接联系,实时跟进,这样才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当此次访谈结束时,蔡树法也动身出发,坐上了一辆混凝土运输车。“要去经开区三环路项目看一看,这样心里才踏实。”又是一年中的8月,蔡树法已经在王店这个第二故乡,深耕混凝土行业整整十年。

标签:人物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