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我市创新升级发展模式打造“工业强镇2.0”
2015年7月20日 08:32 来源: 嘉兴日报 记 者 杨 洁   通讯员 沈林中 雷白鸽   

  从一镇一品相互竞争,到强强联合形成产业“双子星”;从镇域工业粗放发展,到现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上周,市经信委召开全市深入推进工业强镇建设专题座谈会,会上发布的《2014年嘉兴市工业强镇培育发展报告》明确显示,全市镇域工业不仅加速“扩量提质”,更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升级,不少镇街推进工业强镇建设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工业强镇建设的有效路径,比如洲泉镇的航母型企业核心引领发展模式,姚庄镇‘四化’协同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马桥街道现代产业集群‘三链’延伸发展模式等。”上述报告指出,经过近两年培育,我市镇域经济规模总量和财政贡献率不断扩大,梯度培育稳步推进,绩效产出不断提升,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镇镇联合打造产业“双子星”

  “推进工业强镇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鼓励镇域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也就是打造一镇一品。”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多年来形成的块状经济为基础,全市各镇(街道)纷纷整合现有产业基础,把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方向,一镇一品特色明显。比如,乍浦镇培育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南湖区大桥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秀洲区洪合镇重点培育光电产业,平湖市钟埭镇主要发展光机电和生物技术(食品)产业,海宁马桥街道提升发展经编产业等。

  在此基础上,近年一些镇(街道)依托相邻区位优势和相关产业基础,从一镇一品发展到镇镇联合,形成产业“双子星”现象。例如秀洲区王店镇和海盐县百步镇,利用相邻地域优势,联合发展集成吊顶产业集群,目前这两个重镇的集成吊顶产业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秀洲区洪合镇和桐乡市濮院镇,均以毛衫名镇闻名,近年逐步从“打擂台”发展到竞合双赢发展。现在,濮院是国内最大的毛衫交易中心,洪合是国内最大的毛衫出口加工基地。目前,全世界80%的毛衫产自中国,中国70%的毛衫来自洪合、濮院,这里形成了从辅料到成衣的完善产业链,被誉为“中国毛衫之都”。在省政府牵头下,两地政府共同编制出《关于洪合、濮院两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计划在未来5年对两地产业进行整合互补和转型升级。

  镇域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工业园区是工业强镇(街道)建设的主战场,建设工业强镇的另一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据了解,我市55个列入工业强镇(街道)评价范围的镇(街道),近年在提升园区能级水平、培育特色工业园区、创新园区发展模式上成效明显。

  据了解,嘉善姚庄工业园区已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秀洲工业园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之一。目前全市已形成9家嘉兴市特色产业园,包括南湖区新丰镇的特钢新材料产业园、秀洲区油车港镇的食品产业园、秀洲区王江泾镇的智能家居产业园、嘉善县西塘镇的服装辅料产业园、平湖市新埭镇的箱包产业园、海盐县秦山街道的核电关联产业园、海宁市许村镇的家纺产业园、海宁市袁花镇的太阳能产业园和桐乡市经济开发区的机械装备产业园。同时,全市各镇域内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创业创新中心和新经济园,改变以往以供应土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2014年4月开园的海盐经济开发区欧洲(德国)产业园为例,作为海盐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主平台,这里已引进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多个优质重大项目。而在位于海宁黄湾镇的中小企业创业园,通过腾退324家“低小散”企业建设新园区,引导企业入园发展,实现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多赢结果。

  创新驱动+培大育强

  过去,镇域工业普遍给人“低小散”的印象,而近年在嘉兴,创新已日渐成为推进工业强镇(街道)建设的动力源。工业强镇(街道)更多着力于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海宁马桥街道围绕创新要素集聚,成立了全国首个经编专业性研究机构——中纺经编科技研究院,为经编企业提供研发、监测、培训“一条龙”服务;同时,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科技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目前累计研发国家和省级新产品600多个,获得各项专利1000多个。同样,在嘉善西塘,连年举办的“全国服装辅料创意大赛”引领着纽扣业转型升级;在海宁许村,中国美院建起中国美院海宁家纺研究中心;为合理保护家纺企业版权,海宁市专门成立了全国首个家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

  培大育强,是工业强镇(街道)建设的另一驱动力。桐乡洲泉镇就有桐昆、新凤鸣两大“百亿级”航母型企业,对镇域工业起到核心引领作用。近年洲泉在创牌方面也走在全市前列,全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3件、省知名商号3家、嘉兴市著名商标19个和市名牌产品2件。

  而其他工业强镇(街道)也在培育大企业、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在海宁袁花,晶科能源、美大集团等龙头企业计划在未来3年内带动总投资60亿元,在袁花镇建设光伏小镇,预计到2017年光伏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去年,乍浦镇合盛硅业、马桥街道港龙新材料、黄湾镇凯盛智能照明3家企业“有限”转“股份”,嘉化、莎普爱思、新澳纺织3家企业在主板上市,和达科技等6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或新三板挂牌,巨石、晶科能源、海利控股3家企业入选省“三名”工程示范企业,16家企业入选嘉兴市“三名”工程示范企业……

  模式升级,驱动工业强镇(街道)发展增效。据市经信委统计,55个工业强镇(街道)去年共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810.4亿元,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9%;此外,工业强镇(街道)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量的82.4%,对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61.2%……数据表明,镇域工业已成为支撑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阵地,支柱作用越来越大。2014年,工业产值超100亿元、超200亿元和超500亿元的镇(街道)分别达到18个、10个和1个,各梯度镇(街道)数量和财政收入较上年均有所提高。

标签:创新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