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秀洲区干部关爱中心举行。来自秀洲重点工作一线的20余位专项考察对象,从一个个翔实的案例分析开始,畅谈了他们在重点工作推进中的工作体会,破解发展难题方面的意见建议。此次面对组织部门的座谈,恰似一次对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的“小考”,让这些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在倍感珍惜的同时,感受到了发展的压力和成长的动力。
干部考察是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打造班子要团结、工作要务实、为政要清廉的“三要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今年初以来,秀洲区组织部门在一线案例式考察的基础上,创新出台全员定点联系制度,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式地跟踪和反映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形成了从一线考察到全程跟踪的干部考察选拔模式,有力地增强了秀洲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从考察一线表现
到深入一线去考察
近年来,随着一线考察制度的大力实施,秀洲在全区上下全面树立了“一线担当”用人导向,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强工作能力,在推动工作落实中强化担当精神。
除考察干部在一线工作中的表现、将其作为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外,如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全方位地了解一个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一名干部的综合表现,这成为秀洲组织部门在干部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秀洲区的解答是,让全区的组工力量全部到一线去,通过与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一起干事谋事,以此更全面、更直观地实时了解班子运行情况,动态掌握干部现实表现。
今年初以来,在实施全员定点联系制度中,秀洲区将全体组工干部分为8组,并对全区镇、街道、园区,区级机关部门和国资公司划分为8个片区,分别由8位部委以上成员为组长、2名干部为组员进行全员联系。通过与班子成员个别座谈、参与各主体的重点中心工作、列席相关会议、重点对象约谈、督查工作进度和收集民情民意等形式,实现对全区48个班子、8大重点工作项目平台50余名参与重点工作一线干部日常联系的全覆盖。
而除了干部考察的任务外,组工干部全员定点联系机制还将指导党建示范点建设、督查基层党建、服务联系人才等组织工作内容纳入其中,这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对组工干部知悉组织业务全貌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全员定点联系制度,实现了干部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同步强化。”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从节点式考察
到日常考察动态管理
进入7月,又到了对上半年工作集中检视的时间点。连日来,定点联系新塍镇、区环保、区水利、区重点工作集中办公平台等的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干部科科长崔亚琴,有针对性地参加了不少部门与条线组织的相关会议和督查。除关心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外,崔亚琴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相关干部的工作表现和群众对他们工作和业绩的评价上。对此她解释说:“这些平时积累的‘碎片化’的信息经过整理后,今后将构成一个对干部评价的‘大数据’库。”
干部考察,通常是在干部提任等节点中进行,这样的考察有时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考察体系。为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在今年开展全员定点联系制度中,秀洲区着力加强了对干部的日常考察,以此察准察实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通过综合运用介入考察、列席考察、实证考察等方法,对干部的考察工作进入常态化。
值得一提的是,秀洲区还建立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动态化指数评价体系,将定点联系中日常走访、考察、提任考察、试用期考核、年度绩效考核、回访考察、走访考察、专项调查、部长约谈等各类项目形成的资料,构建出一个“大数据”库,以此掌握全区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运行和发展的第一手信息,并对干部的表现和发展潜力等进行实时和动态评估。同时,在这一日常考察和动态管理过程中,坚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步,实时运用考察和分析结果。将日常考察与提醒谈话、跟踪问效、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干部监督管理链。
通过全员定点联系制度的施行,秀洲区有效地将干部日常考察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2015年上半年以来,全区共交流轮岗57人、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12人,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的干部中,正科级领导干部5人、副科级领导干部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