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吹响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集结号”
2015年7月16日 08:39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陈 新 通讯员 杜颖英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五水共治”办获悉,为进一步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促进全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市出台《嘉兴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努力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新格局。

  据悉,通过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将确保污水处理率每年提高5%,力争到2017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市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主要污水处理厂输送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水收集管理新体系。同时,理顺价格机制,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各县(市)全面建成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

  亮点一: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纳管水平

  根据该计划,我市将开展污水管网普查,推进截污纳管改造,深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立健全污水管网竣工实测实量制度,全面控制新增污水管网施工质量,加大现有污水管网普查力度,建立管网GIS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数字化管理。加快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对难以改造的合流制排水系统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雨天污水输送难、处理难和污水外溢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污水收集,大力推进城镇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彻底解决污水收集“最后300米”问题。

  到2017年,全面完成污水输送三级管网普查,完成现有城乡一体新社区(小集镇)污水管网普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基本完成城市(县城)未截污纳管、未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嘉兴市区、各县(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全部城镇污水未入网居民入户收集管网建设,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亮点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治污基础设施建设

  据市“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实施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收集。以纳管收集污水处理厂处理为主,按照城镇管网标准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新社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现有城乡一体新社区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新建城乡一体新社区污水收集管网按照城镇管网标准实施并与市政道路同步施工、同时到位。

  同时,高标准治理保留传统自然村落,因地制宜治理待整治村落。在污水管网覆盖半径500米范围内的保留传统自然村落,其生活污水优先采用纳管方式处理。不具备纳管条件的保留村落,以集中式处理设施处理为主。规划近期搬迁的待整治村落,可采用建设简易处理设施进行简单处理;规划中远期搬迁的待整治村,根据人口聚集和村落用地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就地自建集中处理设施、自建单户(联户)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处理。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深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互联互通工程,推进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大力推进再生水厂建设,到2017年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10%。实施市域内主要污水处理厂输送管网互联互通,加快污水输送管网建设,加强管网维护力度,建设数字化统一调度平台。强化污泥处置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实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对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到2015年,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以上;到2017年,各县(市)均建成1个污泥规范化处置项目,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亮点三:全面建立城乡生活污水运行维护机制

  按照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市将建立分类运行维护体系。根据城乡生活污水的不同治理方式,建立健全相应的污水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模式。收集纳管污水厂集中处理的全面实行第三方运行模式,由专业公司负责日常巡查和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集中式处理设施处理”、“单户或联户分散处理”的建立专业队伍进行统一维护工作。

  对污水处理设施,将实现专业化运维,强化资金保障。以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为导向,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数字化服务网络系统和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实现农村治污设施日常化、常态化运行。同时,建立治污设施运维考核评价机制及运营单位市场准入机制,引导运维单位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标签:污水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