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乡村旅游点燃“最美乡愁”
2015年7月14日 08:48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丁 辉

  一条风光旖旎的滨海休闲带,串起五个风情各异的自然村落,打造出一条迷人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因地制宜而又匠心独运……今天,老沪杭公路像一根银线,在海盐境内穿起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既有国家4A级景区绮园和南北湖,还散落着五个耐得住寂寞、留得住韵味、记得住乡愁的民俗村落——五味村。

  五味村的故事,是嘉兴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具体缩影。近年来,嘉兴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对旅游者构成了强烈的吸引。

  当前,乡村旅游在嘉兴“遍地开花”,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已是嘉兴旅游业的一个绝对“亮点”。而随着《嘉兴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的出台实施,嬗变的嘉兴乡村,彻底点燃了市民及游客心中那份“最美的乡愁”。

  乡村旅游已经“遍地开花”

  “‘十二五’以来,嘉兴旅游走出了一条农旅‘联姻’之路。”市旅游局局长张硕告诉记者,基于嘉兴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我市已创建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69个,三星级以上经营户(点)198个,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4个、特色点29个,四星级经营户3个、经营点7个,五星级经营点1个,“乡村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嘉兴农民增收,促进农户就业,实现了以旅富农、以旅惠农。”

  毗邻杭州湾,坐拥南北湖。近年来,海盐县围绕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休闲旅游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由北团、文溪坞、澉东、紫金山、茶院五个自然村落“串点成线”的“南北湖·五味村”乡村旅游线路,无疑是海盐“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紫金山村是“南北湖·五味村”的倒数第二站,这个紧挨南北湖的小山村青山绿水、宁静秀丽,但因地处海盐西南角,过去交通不便、少有人来,经济上也默默无闻,被戏称为海盐的“西南利亚”。然而,随着“五味村”整体出击,紫金山村一下子火了。“去年,村里的200亩向日葵花海吸引了近两万人来游玩,我们的春日桃园、紫薯山庄也由此声名鹊起。”该村党总支书记李邵良说。

  据海盐县旅委市场开发科科长王会霞介绍,在“南北湖·五味村”这条乡村旅游线上,沿着杭州湾的海岸线,游客还可领略到北团问农、文溪探幽、澉东品戏等融果品采摘、山水游览、民俗展示、乡村休闲为一体的项目,整条线路集合了滨海风情、乡村休闲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自然生态村落等特色。

  “‘南北湖·五味村’只是嘉兴乡村旅游的‘冰山一角’。”市旅游局市场处副处长钟晓燕称,嘉善、海宁、桐乡、平湖等县(市、区)的乡村旅游建设也是卓有成效。

  在嘉善县碧云花园,游客可以看到芳草茵茵、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妙田园画卷。作为典型的江南生态休闲农庄,园内既可欣赏泛舟唱晚、碧湖流芳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能进行水果采摘、鲜花种植等农事体验,还能参与各类独具特色的拓展运动。

  在南湖区梅花洲景区,游客可以通过参加特色农产品采摘、花卉植物观赏、插花学习与体验、花与茶的体验等环节,进一步贴近自然。在这里,还有回归自然的农场体验、烧烤野炊、土灶体验等特色服务。

  美林湾假日牧场,则是海宁市乡村旅游的主打品牌。据了解,海宁美林湾假日牧场是集青少年户外实践体验、主题游乐、文化演艺、休闲度假和野生动物园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是国内首个集合式度假乐园,一期野生动物乐园已经对外运营,累计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

  此外,位于平湖市的金龙门生态休闲园集娱乐餐饮、商务会议、住宿培训、野外拓展和农耕文化展等于一体,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桐乡市石门湾四季果园、猕猴桃精品园、殷家漾千亩梨园、桂花村,则集合了现代农业、乡村休闲、自由采摘等优势旅游资源,对沿线7个村50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一大批乡村旅游景区的崛起,共同铸就了嘉兴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钟晓燕说,随着一批生态湿地游、乡村风光游、民俗文化游、休闲养生游、都市农业游等乡村旅游新产品的开门迎客,嘉兴乡村旅游发展或成燎原之势。

  一组数据称,去年全年,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接待游客1739.53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13.02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4%和18.23%。

  乡愁:乡村旅游的文化密码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乡愁为魂!“农村人有都市梦,都市人也有乡村梦。”钟晓燕认为,都市人乡村梦中的乡愁,正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所在,“乡愁是游客对梦里老家的情感记忆,是乡村旅游的文化密码。”

  “河边的水车静静矗立,青瓦白墙的祖屋炊烟袅袅,几只山羊争相吃草……好像回到了老家。”来自上海的游客王成威在梅花洲景区的端午体验村里,发出了如此感慨。他告诉记者,眼前的场景让他瞬间走到了充满浓浓乡土味的江南古村,回到了记忆里那悠远的儿时时光,“今后,我会和家人经常来嘉兴,更多体验嘉兴的乡村旅游。”

  为接得了地气、望得见乡愁,能引得来新客、留得住游客、变游客为常客,嘉兴加快开发具有各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钟晓燕也表示,事实上,我市各个乡村旅游景区都在以“最美乡愁”为切入点,为本地市民及来禾游客奉献各式各样的乡村文化大餐。

  在海盐县紫金山村,游客不仅能欣赏到连绵不绝的向日葵花海,品尝到桃子、枣子、枇杷、樱桃等各种时令水果,还能入住民宿、吃农家饭,在当地农户家寻找儿时的回忆。

  而在紫金山村的商玉客栈,游客还可以更贴近原生态,在白墙黑瓦、深深庭院中感受水墨江南的独特韵味。“我们通过租赁农民房,并加以改造,打造了宜居、宜游的庭院式民俗,深受各地游客欢迎。”海盐五味村旅游开发公司经理吴徐静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商玉客栈便迎来大量的游客,在宣传“南北湖·五味村”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百姓的收入。

  “乡下人城里人都一样,在享受乡村宁静生活、空气、水以及乡土文化的时候,作为分享者,都该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业内人士说,“记住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构建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闲旅游时代的文化体验。“乡村里的一棵树、一座桥、一道菜、一处瓦房,对游客来说,便是最美的风景。”

  “乡村旅游,游客可以寻到乡愁觅到乡音,对旅行社而言,则是想挖掘其中的新增长点。”市区一旅行社负责人坦言,随着品质旅游的兴起,客人的观念在转变,旅行社的整体理念也在变化。现在自驾游、自由行越来越流行,很多旅行社在转型,而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就是旅行社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

  乡村梦,解乡愁,世界各地都一样。据悉,早在19世纪30年代,乡村旅游就为欧洲一些旅游开发者所重视。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高档次的旅游度假活动。有数据表明,法国游客中33%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他们选择乡村度假,不是因为收费低廉,而是在寻找失落了的净化空间和尚存的淳厚传统文化氛围。

  打造“水乡江南,田园嘉兴”品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对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同时也激励旅游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嘉兴出台了《嘉兴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称,嘉兴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不断优化乡村总体环境、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水乡江南,田园嘉兴”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使嘉兴成为长三角区域首选、全国热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钟晓燕表示,嘉兴发展乡村旅游的近期目标便是实现“日游乡村地,夜宿嘉兴城”的旅游产业模式,加紧对接上海,形成环沪水乡田园旅游带,使嘉兴成为对上海居民最具吸引力的乡村休闲度假之所。

  如今,该目标实现的路径也已经确立。记者了解到,基于市场和资源,嘉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为“一圈三带”,即环嘉兴城市乡村旅游圈、环大上海水乡田园旅游带、古运河乡村民俗风情旅游带、杭州湾北岸滨海乡村旅游带。

  《规划》还称,环嘉兴城市乡村旅游圈,是以嘉兴城市为中心的环城市圈层区域,主要包括南湖区和秀洲区的乡村。该区域借助嘉兴城市完善的旅游设施,作为嘉兴城市旅游的配套和补充,主要面向嘉兴城市居民和赴嘉兴旅游的外地游客,功能以乡村休闲、乡村特色餐饮为主。

  另外,环大上海水乡田园旅游带将借助和客源市场——大上海微距离的优势,作为嘉兴旅游对接上海的“排头兵”;古运河乡村民俗风情旅游带将以运河民俗文化为主题,面向来自上海等周边地区的游客;杭州湾北岸滨海乡村旅游带将借助其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为游客提供滨海乡村休闲度假、海滨特色美食餐饮、滨海观光等。

  《规划》中明确,至2020年,全市范围内的省级农家乐特色村40个、特色点80个,省级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20家,全市农家乐经营户3000户。全市乡村旅游游客量年均增长12%以上,期末年游客量突破4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超60亿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30%。

  据介绍,乡村旅游产品方面,未来我市将推出一批生态湿地游、乡村风光游、民俗文化游、都市农业游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建成一批精品农业观光园,培育一批特色民俗文化村,发展一批高等级农家乐经营户,形成适应潮流、四季鲜明、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嘉兴“绿色乡村”旅游品牌。同时,依托市域绿道建设,我市还将开发绿道自行车乡村休闲旅游专项产品,串联城市与乡村旅游点,推出低碳、健身旅游新产品。

 

标签:乡村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