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专题  >  迎战台风  >  抗台一线
搭建“避风港” 守护居民安全
2015年7月12日 08:44 来源:南湖晚报 晚报记者 曹起铭   通 讯 员 富月萍 邵 坚

  7月10日深夜,秀洲防汛防旱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确认人员转移有没有到位、台风路径发展评估……电话声此起彼伏,各地的信息正在汇总。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呼啸而至,从城镇到农村,从商业区到工业园区,秀洲区抗台防汛工作“火力全开”。为切实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秀洲区全力做好转移安置工作,为居民搭建“避风港”,55个避灾安置场所已全部开放。

  安置点获群众“点赞”

  昨天下午1点,记者走进秀洲区油车港镇位于油车港实验小学的避灾安置点时,大部分安置人员已经吃完午饭开始午休。三四张课桌拼在一起,再铺上垫被,就是一张床铺。教室外的开水箱24小时供水,镇政府为安置人员送来食品和纯净水……走进避灾安置点,不难感受到安置人员对安置条件的认可。

  来自通州建筑集团的工人朱长清站在教室门外,仔细看着宣传栏里贴出的台风最新情况,“我是黑龙江人,来嘉兴工作不到一个星期,以前只在电视里听说过台风,从来没见过。一开始还真是有点怕,因为工地上住宿条件不是很好。没想到政府能够安排得这么周到,让我们很安心,家人也很放心。”

  前天晚上6点,朱长清与同事在有序组织下从原先居住的简易彩钢瓦工棚搬到位于油车港实验小学的避灾安置点。

  据油车港实验小学顾姓副校长表示,被设置为避灾安置点之后,该校马上着手做好准备工作,“我校目前共有7个教室作为避灾安置使用,除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安置工作,我们还确保安置期间供电供热水,张贴防台风的知识及台风最新动向等信息。”

  据油车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镇区的避灾安置点之外,各村也将村部设置为避灾安置点。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防汛抗台工作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和体现。前天晚上6点许,油车港镇马厍村88岁独居老人夏海观被接到马厍村村部会议室,望着村部为自己提供的被褥和晚饭,老人口中是道不尽的感激。

  “夏海观老人与子女不住在一起,去年老伴去世了,现在是独居。他所住的房子建于40年前,十分破旧,这种天气家里就会漏水积水,因此我们在前期排摸安置人员名单时,首先就将他列入其中。”马厍村党总支相关负责人表示。

  驱车去接老人的并不是村部工作人员,而是村民徐建荣。徐建荣是马厍村远近闻名的热心人,16年来,无论搬运物资、接送老人还是普查巡查,只要村里有需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开着自己的车子来村部“听候调遣”。“我是1986年入党的老党员,也是马厍村的老居民,为村里做一点事,于公于私都是应该的。”徐建荣表示。

  徐建荣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参与抢险工作是在1999年,“当年抗洪抢险的形势很严峻,我连续一个星期参加抢修堤坝,连家也没回过。后来自己买了车,在村里用车紧张的情况下,只要有需要,我会马上开车来村里‘报到’。”徐建荣表示。

  为建筑工人营造良好避灾环境

  秀洲新区工业园区是一片开发建设的热土,拔地而起的楼宇背后,是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台风来临,住在工棚、板房里的建筑工人该何去何从?记者从秀洲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获悉,园区将辖区内建筑工地的工人就近疏散到安置点内。10日晚上9点,秀洲新区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带来水、饼干等应急慰问品,看望安置在这里的约400名工人。

  昨天上午10点,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秀洲外国语学校107教室的讲台上,中天建设的建筑工人方华荣正在教儿子小威在黑板上写自己的名字。

  前天晚上,父子俩才到嘉兴。方华荣告诉记者,自己从安徽安庆老家把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子小威接来嘉兴,准备让他在嘉兴过暑假。刚到嘉兴,方华荣就听工友说台风马上要来,工棚条件很差,为了让小威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方华荣当晚就带着儿子在宾馆住下。第二天再来到工棚时,方华荣惊奇地发现工友全都不见了。与他们联系之后才知道公司已经组织工人来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秀洲外国语学校安置点。带着行李,方华荣和儿子一同来到安置点。街道、园区为工人们准备了应急食物和瓶装水,中午公司还专门为工人订了外卖。

标签:安全 责任编辑: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