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志愿服务:红船起航地的美丽名片
2015年6月24日 08:42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耿俪洳

  在嘉禾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着“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无论是节日里传递友情亲情、热心爱心,还是日常中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无论是关爱自然、保护生态,还是交通劝导、清洁环境;无论是网络文明传播,还是服务各行各业……他们把爱心倾洒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点滴星光汇聚成燎原大火,心手相牵高扬起爱心风帆。在党的诞生地嘉兴,一曲曲爱与责任的时代赞歌被他们奏响;在红船起航地嘉兴,一幕幕情与奉献的华丽篇章由他们书写。“有时间做志愿者”,服务的意识早已凝聚;“有困难找志愿者”,文明的风潮正在吹起。

  凝聚向善力量

  志愿服务常态开展

  “不管是平时还是放假,总有一些年轻人来看望我,为我拍照、给我理发、陪我聊天,他们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贴心和周到。”80岁的杨老虎没有儿女。住在秀洲区王江泾镇敬老院的他知道,这群常来常往的年轻人有个优美的名字——志愿者。

  为老人送上细致服务和温暖关爱,这只是我市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剪影。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在嘉兴,精心烹制的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的志愿服务套餐,让全社会感受着养善、养德、养心之功效。

  烹制“关爱套餐”养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贴近基层、社区、家庭,组织志愿者温馨陪伴空巢老人、环卫工人等社会特殊群体。情暖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干部提供经常化、多样化、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发挥余热。心暖新居民子女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新居民子弟学校,送上一份爱心健康体检服务,关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烹制“全民套餐”养德——市区志愿者统一大行动,组织发动市、区两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集中开展政策咨询、家电维修、保健义诊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全民义务献血活动,从城市社区向农村住户拓展、从机关干部向全体市民延伸,号召全民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走进农村“种文化”活动,组织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基层文化站,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公益摄影、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烹制“绿色套餐”养心——助力“五水共治”活动,招募社会志愿者,成立市民监督团,近距离了解我市清污、保洁等工作情况。助力“五气共治”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净化空气植树护绿行动。助力“交通治堵”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交通文明劝导、面向全社会发出“少开一天车”倡议,营造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

  “当前社会已进入多元化时代,民众的需求也变得更为多样化,志愿服务不再是随手做点好事,而需要更具专业性和贴近性。只有设计合理的项目,才能确保志愿服务持续开展下去。”在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决策者们看来,精心烹制的套餐将有效解决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难题,将志愿服务做得更实、做得更好。

  完善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制度规范

  南湖区成立大学生志愿者联盟。26支专业服务队和46支综合服务队加盟校地联动中心,36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被分成7个小分队。志愿服务校地合作的南湖模式,开启打造之旅。

  秀洲区向社会各界发布招募令,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的帮教作用,建立“春泥护花”暑期特别行动志愿服务队,在“春泥计划”开展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造一张坚实的守护网。

  6月中旬,我市各地志愿服务工作动作频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为建设导向,我市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向广度和深度迈进。

  2014年6月,《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制定出台,明确以“建设美丽嘉兴打造志愿之城”为目标,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培育志愿服务特色品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随后,嘉兴志愿服务在记录和激励回馈方面推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前者明确志愿服务记录为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市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记录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信息,志愿服务时间以志愿者实际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为准。后者明确按照志愿服务时间长短不同将注册志愿者分为五个星级,并给予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在加强管理外,为激发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市志愿者协会还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共同签署《嘉兴市志愿者意外伤害保险协议》,为志愿者撑起量身订制的“保护伞”。

  “志愿服务制度化不仅是中央文明委对地方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也是地方志愿服务深化推进的重要途径。”在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决策者们看来,志愿服务的工作重心不仅在于调整被救助者的社会关系和改善他们的社会生活,更在于调整全社会结构与全社会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由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市场主体提供私人服务、个人和民间组织提供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志愿服务更需要引领和规范。

  奏响制度化主旋律、敲响规范化重音符,在体系建设之路上,嘉兴志愿服务还将不断探索和实践。

  号召全民参与

  志愿服务点多面广

  51岁的退伍老兵计建良是海宁市海州街道东长社区“迷彩社团”成员。经常义务参与社区卫生整治的他只要有闲暇,就会骑着三轮车,在河道边走走看看,发现有垃圾便立马收拾,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五水共治”。

  2014年,嘉兴全面吹响“五水共治”的号角。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持久战中,不少来自基层、来自百姓的“草根团队”竞相涌现。他们志愿治水、志愿护岸,描绘出水清岸绿的别样风景,展现出关爱自然的独特情怀。

  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留守儿童身边有父母般的关心,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残疾人身边有家人般的体贴,让路面作业人员有亲属般的关爱……志愿服务不是少数人的事情,也不是几次热闹的活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持久的支持和关注。全面动员、全民参与,不仅需要常态活动开展、规章制度完善,还需要载体平台搭建、社会氛围营造。

  菜场、火车站、旅游景区、商业中心……在嘉兴,遍布城市街头巷尾的“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将各类便民服务推送到群众身边。这里不仅是志愿者的聚集所,也是志愿者的发源地——要当志愿者可直接到这里报名。

  理论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带领、公益广告宣传……在嘉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载体走到百姓身边、走进百姓心底,有效增强了他们弘扬雷锋精神、参与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是志愿者,这是我应该做的。”当一个人的意识凝结成一群人的共识,志愿服务已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城市和谐的坚强支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嘉兴全面掀起“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新浪潮。

  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正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全新样态。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社会和谐稳定与科学发展的促进者,它是时代赋予志愿者的新标签。嘉兴志愿服务,也已经从个体化的、零散性的公益慈善行为发展为社会化、有组织的公益服务行为,并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全社会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

标签:红船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