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志愿服务:唱响嘉兴好声音
2015年6月13日 16:24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杨 茜

  【网友荐】

  网民“土坡”:我父母年纪都大了,住在南湖区建设街道百福弄社区。这是嘉兴的老城区,也是闹市区。好多次叫他们搬来和我们住,老人都不愿意,说社区治安不错,老邻居在一起很有照顾。他们还常聚在一起舞文弄墨、锻炼身体,或是结伴到社区巡逻、修剪绿化……我们工作太忙时,父母会让我把孩子带到他们那去,在社区参加趣味活动,孩子每次回来都很高兴。正是有这么多社区热心人,才有父母难舍家园的情结。这些互帮互助,不正是“红船精神”中的“奉献”么!

  【记者访】

  “张阿姨,早!”“你好啊!李阿姨。”“这两天不见你,去哪儿了?”“我,子女请客外出玩了一趟……”上午9时,百福弄社区居委会门前,两个老阿姨有说有笑地前来报到。社区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热闹场面,在社区每天都能看到。这些居民都是社区蓝盾平安服务队的志愿者,其中不少是党员。来社区报到后,他们就要开始白天的社区治安志愿巡逻。

  百福弄社区地处嘉兴市中心,是一个集商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繁华闹市区。范围东至禾兴路,西至环城河,南至中山路,北至环北河。“闹市区,治安情况相对复杂,以前,社区内的禾兴公寓小区被偷过多次。后经居民表决,在社区党员戚泓琛等的积极参与下,组建小区自管小组,有效改善了小区治安。”百福弄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银卿说,受此启发,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居民意愿,社区组建起了一支由社区民警、协管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巡逻队组成的蓝盾平安服务队,定期对社区进行流动巡查。目前,已有60多名居民加入白天的义务巡逻队,晚上则主要依托社区民警、保安等力量加强防范,社区治安情况明显好转。

  百福弄社区共有常住居民4000多人,其中1000多人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好的邻里关系,需要大家互帮互助!”70多岁的周阿姨是一名热心的退休教师。作为居民小组长,多年前,她就为自己负责的片区建立了详细的家庭档案。她不光登记了片区内空巢老人的子女电话,还对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人员进行特别标注,时常在生活中帮助他们。一次,周阿姨去看望80多岁的独居老人翁阿姨,正好碰到翁阿姨出现中风症状。幸亏周阿姨及时喊人帮忙,迅速通知社区及周阿姨家人,并拨打120,翁阿姨才转危为安。

  在周阿姨看来,“给高龄的独居老人买菜、常去陪她们聊聊天,这都是我们年轻的‘小老人’随手能做的事,何乐不为。”和周阿姨一样,她的老党员丈夫也是个热心人,因为能修会补,经常义务上门帮助周边居民。受大家庭影响,周阿姨外甥也利用专业所长,在寒暑假为社区孩子义务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像周阿姨这样的热心家庭在社区还有很多。由他们组建成的“红色党员服务队”通过“党员奉献日”、“志愿者服务队”、“一帮一”结对高龄空巢老人等形式,充分营造了社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帮互助氛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始终如一。”在百福弄社区,居民蒋明观是出了名的喜欢花草的人。他经常在小区的弄弄堂堂、角角落落留意每棵植物的生长状况,精心打理。在他的带动下,更多人加入了这个护绿队伍,目前,百福弄社区12个小区内,都能看到社区绿色环保服务队护绿志愿者的身影。也因此,这个市中心的老社区设施虽然陈旧,绿化却郁郁葱葱。

  王银卿告诉记者,百福弄社区还有以鸳鸯湖诗社为载体的橙色文化服务队,由已获社工证的社区工作人员及其他社会工作者组成的针对社区青少年的金色新蕾服务队,这5支服务队被分别冠以绿、红、橙、蓝、金,组成了“五色服务队”,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解难释疑,并更好服务于社区居民。

  相关链接:如今的嘉兴,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有不少类似百福弄社区这样的“五色服务队”,在保一方平安中、在护一方绿意里、在服务一方百姓时发热发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仅各类平安志愿者就达25万余人,已建村(社区)和工业集中区专职联防队460支8310人,护路护厂护村等队伍3085支26000余人,基本形成了“村村都有护村队、小区都有物业队、厂厂都有保安队”。

  【百姓说】

  百福弄社区居民潘金妹:我既是社区的“老娘舅”、六六群众服务员,也是社区第三支部党员、社区志愿者、文艺队员等。这里很多居民跟我一样都闲不住。要问为什么?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主动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服务大家。实际上,我为人人,也是人人为我!

  百福弄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银卿: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社区很有幸福感!当大家把自己的家园用心去呵护的时候,自身也在升华。这是一种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奉献精神。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越琪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