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深入挖掘“优美庭院”内涵 为美丽乡村建设增色添彩
2015年6月5日 08:46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祁晨婷 通讯员 叶 缨

  本报讯 村里违章搭建少见,废弃的竹片、碎瓦被巧手打造成“微田园”景观带,道路干净、整洁,三叶草、鸡冠花随风摇摆,上了年纪的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笑……越变越美的新塍镇小金港村,成为秀洲区“优美庭院”创建的一个缩影。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2015年度市、区两级“优美庭院”示范村创建工作部署会上获悉,第二轮(2015~2017年)“优美庭院”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展开,到2017年底,全区100%家庭参与“优美庭院”创建,推进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促使乡风文明深入千家万户,为美丽乡村建设增色添彩。

  经过第一轮创建,水乡秀洲的“优美庭院”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村容整洁旧貌换新

  “以前因为觉得村里环境差,我的妻子也很少愿意跟我一起回来。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大,她也渐渐放下了成见,经常一起回来看看。”一位走出新塍镇小金港村多年的村民这样说。

  村容整洁是“优美庭院”创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洪合镇洪合村屠家头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代表。如今的屠家头,曲径通幽,道路两旁榉树成林,一处家庭农场选址落户在此,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然而据秀洲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前,这里还有十几处直排式厕所和露天粪坑。“正是借着第一轮‘优美庭院’创建的东风,屠家头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为了‘美丽乡村’保留点。”该负责人说。

  如今,秀洲区共创建成功18个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36个区级“优美庭院”示范村,走进这些村庄,房前屋后物品堆放整齐,卫生清洁、草木茂盛,乡村环境有了整体提升。

  特色文化构筑内涵

  源深方能流长,对于特色的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使得秀洲的“优美庭院”多了一份厚重。自从2013年创建成功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因“孝”文化闻名的王江泾镇的古塘村每年都会迎接大批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据王江泾镇妇联主席何雪芳介绍,古塘村自2013年起评选村级好媳妇、好婆婆,至今已有两届,形成了示范效应。“家庭和谐是乡风文明的基础,也是优美庭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雪芳说。

  文化内化成“优美庭院”的精神内核,古塘村并不是唯一一个。在2013年“优美庭院”创建中,秀洲区深入挖掘村庄底蕴,确定了“书、和、善、仁、孝、勤、礼”七个主题的“优美庭院”,弘扬乡风文明,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

  准备今年创建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的王店镇南梅村,有着不可多得的“梅”文化资源,这个村庄也正以“梅”文化为内核,进一步提升“优美庭院”的创建内涵。

  全民参与常美常新

  家住洪合镇横泾桥社区的张文娟退休后喜欢侍弄花草,面积不大的小院子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年四季花红柳绿,她的家也因此被评为了“优美庭院”示范户。在秀洲区,正是因为张文娟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原先的不理解,到如今积极参加“优美庭院”的创建中来。

  村民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妇女的带头,在创建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村妇代会的招募下,新塍镇小金港村4组的徐玉英加入了村里的清洁志愿队。每周,她都和其余20名巾帼志愿者在村内开展监督、宣传工作,在她们的努力下,小金港村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小金港村长港里,几只由旧油瓶改造成的汽车外形的盆栽趴在墙头,五颜六色的瓶身成了乡村新景。“去年我们和镇中心幼儿园巾帼文明岗开展了岗村结对活动,这些就是她们自制的环保盆栽。”小金港村村委会主任王惠琴说。

标签: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 顾丽青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