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专题 > 三改一拆 > 简报信息
三改一拆工作简报2015第3期
2015年3月17日 15:49 来源: 秀洲新闻网

  吴炳芳区长对做好2015年“三改一拆”工作提出要求

  3月13日上午,区政府召开“三改一拆”暨城建规划交通工作会议,会上,吴炳芳区长充分肯定2014年“三改一拆”工作,就做好今年“三改一拆”等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

  吴区长指出,2014年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基本完成违章猪舍拆除,扎实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有效推进区级三大重点区块整治,有序实施改造项目,严格防控新违产生,新城、高照街道无违创建成效明显,全区被评为市“三改一拆”先进单位,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拆违总量不大,各主体推进不平衡,拆后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吴区长要求,2015年要紧扣“无违建区”的创建目标,自加压力,有序推进,力争完成“三改一拆”各项指标。

  (一)“决心”上要破釜沉舟,一抓到底。2015年是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工作的巩固年、攻坚年、法治年,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紧一紧就上去、松一松就下来,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一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念。拆违是天下第一难事,这块大石头已经被我们撬动,就得把这块大石头推到悬崖下面去,不然会反过来压倒我们。因此现在绝不能有缓一缓、松一松的麻痹松懈情绪,必须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坚定不移地把“三改一拆”工作做扎实、做深入。

  二要有更加坚决的态度。要深刻认识到,“三改一拆”工作不仅是省、市交办的政治任务,更是建设“田园秀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另外,当前社会上普遍对“三改一拆”工作存在着观望和质疑情绪,如果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不仅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影响,也会对下阶段工作的推进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以坚定的态度向社会宣示,“三改一拆”绝不会鸣金收兵、半途而废。

  三要有更加坚强的力度。横向来看,经开、海宁、平湖已进行了“无违建区”验收,无形中增加了我区的压力,从结构上看,我区主要以家庭作坊等为主要形式,与以猪舍、甲鱼塘等为主要形式的兄弟县市相比,拆违牵扯精力大且单位违建面积小。要确保完成任务,各镇、街道和责任部门必须要有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切实把“三改一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三改”上要着眼长远,有序推进。

  一要把“三改”工作作为打造“两美”秀洲、提升城镇品位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旧厂房、旧住宅区、城中村改造。新区运河路南侧地块、新塍镇老街区和王江泾镇一里街有机更新项目要做出明显成效。同时注重做好城市主要出入口和主干道沿线的改造提升项目,美化城镇形象。

  二要把“三改”工作作为建设田园乡村、优化城乡环境的重要抓手。要注重把“三改”工作与“四边三化”、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要把“三改”工作作为工业园区“腾笼换鸟”、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推进新区区块整治和低效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清理行动,切实优化园区环境,提高闲置土地的利用率。

  (三)“一拆”上要动真碰硬,攻坚破难。

  一是固成果。开展拆违工作“回头看”活动,完善违法建筑巡查和发现机制,避免以往一抓就见效,一松就回潮,突破“违建—拆除—再违建—再拆除”的恶性循环。对新增违法露头就打,萌芽就灭,一律拆除,坚决遏制违法建筑增长态势。

  二是抓攻坚。按照“面上抓专项,点上搞突破”的总体要求,以“百万拆违”为目标,以“百日攻坚”为抓手,深入实施“一户多宅”清理、工业园区拆违、中心镇区拆违、沿路沿河整治四大专项行动和新塍镇“一户多宅”、洪合镇综合整治两大重点区块集中攻坚。有效推进洪合镇、油车港镇“无违建镇”创建。上半年力争用100天时间完成拆违总量的60%以上。

  三是重利用。要注重“改、拆、建”相结合,注重“三改一拆”行动与城镇低效土地利用相结合,高度重视拆后清理、利用和建设,做到拆一处、改一处、建一处、成一处,确保拆出发展空间、拆出美好环境。

  最后,吴区长要求,做好2015年“三改一拆”等工作,要强化上下联动,强化问责问效,确保安全稳定,要加强领导拼命干,要尊重规律依法干,要破解难题创新干,要发动群众合力干,要持之以恒不懈干,要干出成绩、干出水平,干出新面貌,为推进“无违建区”创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标签:简报 责任编辑: 顾丽青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