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1.3%。其中,出口1.04万亿元,增长48.9%;进口6661亿元,下降20.1%;贸易顺差3705亿元,去年同期贸易逆差1373亿元。多方分析认为,尽管2月出口同比大幅增长存在基数原因,但仍然超出市场预期,加上1-2月出口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当前外需回暖迹象较为明显。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表示,2月出口同比增长48.3%,为2010年6月以来最高增速。出口增速大幅走高出乎市场预期,这主要受基数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历年2月出口金额逐步增长趋势表现出一定的线性规律,如果剔除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2月出口仍然处于正常增长水平。今年1-2月出口合计同比增速达到15.1%,出口增速的大幅走高反映出外需形势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则认为,2月出口高速增长主要与基数有关,去年同期出口负增长。
不过,出口先导指数转跌为升,预示二季度出口增长有望加快。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称,2月单月出口同比增长48.9%,大幅增长因节前集中出口扰动。因此,为消除季节性波动,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从累计增速来观察,而1-2月出口累计增长15.3%,还是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然而,其可持续性还需观察。比如欧盟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前两月对欧盟出口增长13%是出口能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这一项在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有不确定性。但预计总体仍保持平稳,均衡增速在6%到8%左右。
其实,在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提前“透露”了相关消息。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先行指标测算,前2月进出口仍然是负增长,但降幅比1月会有大幅度的减少。3月,则会转为正增长。剔除不可比因素之后,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6.1%,其中出口增长了8.7%,是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成绩。2015年和2014年整体国内外形势大体相当,国际需求仍将维持一个微弱的增长,在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情况之下,商务部对完成6.1%左右的目标是有信心的。
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持谨慎乐观态度。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由于美国经济向好,欧洲、日本复苏势头有望保持,今年出口形势有望比去年略好。但从总体看,外贸形势严峻的大势在2015年不会改变,一些因素更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首先,去年三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下滑,可能导致资源出口国经济危机;其次,希腊危机虽然后延但根本矛盾未解;此外,乌克兰危机也仍存恶化可能。
基于上述分析,金柏松认为,今年扩大出口仍需多方面努力,包括:加快新一轮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将负面清单制度从上海推广至全国,以吸引外资继续进入加工贸易领域;降低国内利率水平,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通过全方面安排克服非经济因素干扰,提速高铁及重大装备出口;优化研发投资环境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建议,制定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鼓励高加工度产品出口。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现阶段来看,随着美国、欧洲经济的逐步回升,国际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出台并实施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全球分工,能够产生“搭便车”效应,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恢复增长。为避免重复过去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可考虑更多促进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等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具体来说,国家可重点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降低进口关税,鼓励中间产品的进口。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实现贸易平衡,避免贸易争端,同时也有利于为我国工业发展保障资源,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在WTO允许的框架下,采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手段鼓励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