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深化服务业改革,倡导服务业创新,去年省里组织各地申报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我市选择围绕“服务业集约节约用地”这一主题进行机制改革创新试点。日前,试点工作方案获省发改委批复。
按照方案,我市将在土地要素的重整退出、土地要素的有效供给、要素资源的统筹开发、服务业绩效评价的管理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试点。
多种方式重整退出
经历多年粗放式发展后,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形势紧迫。破解要素制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一道“必做题”。大力腾退低效土地,发展具有更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服务业,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是一条重要路径。
去年,我市通过“有机更新”、“退二进三”等方式腾退低效用地1.2万亩,当年再利用面积4038亩。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今后我市将通过试点,探索在土地要素的重整退出上,如何发挥市场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激发腾退企业的积极性。
收益鼓励手段是方式之一。我市选择在桐乡市濮院毛衫集聚区、乌镇国际旅游区、崇福皮草市场集聚区、海宁市与杭州下沙相邻的奥特莱斯周边区域等开展试点。通过收益分成等方式鼓励企业腾退低效用地;在海宁市与杭州下沙相邻的奥特莱斯周边区域工业企业中,通过老企业“退二进三”,对土地重整中企业原有产能全部淘汰、老企业整体关闭后新设立原股东控股的独立核算的服务业企业,给予相应政策。
第二种方式是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路、城北路等土地“二次开发”试点区域),南湖区(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范围)开展整体回租收购试点。尝试通过政府整体回租转租方式以及产业项目整体收购的模式,利用低效空间促进产业的整体培育集聚。即对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二次开发”试点区域内闲置的工业标准厂房,通过政府整体回租的方式,将低效厂房及应“二次开发”的厂房再转租给服务业企业使用。
去年,我市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借此契机,在嘉善县姚庄镇、干窑镇等城市(镇)中心开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促进手段的退出机制试点。据了解,在姚庄,将通过土地资源重整,启动城镇低效用地开发项目,低效土地腾退后分别用于城市绿带建设和物流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此外,我市还将在桐乡市试点以绩效评价为倒逼手段的土地退出机制。
破解出让方式、价格限制
当前,服务业土地出让方式单一,以价格高者得之,未考虑后续的产业经营,对服务业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譬如,腾退出的工业用地转为服务业发展所需用地时间长、难度大、程序复杂;服务业用地建设与产业布局的联系不强,服务业项目入驻门槛高等,造成不少优质项目流失。
破解这些限制也是试点的重要内容。对此,我市将试点通过出租、产业项目收购、就地转型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业项目进入的效率;采取用地价格市场化方式,对不同类别、不同质量的服务业项目采用不同的供地价格和供地模式,满足服务业发展需求;对重点产业根据产业类别、项目收益等有关因素设定地价修正系数,通过系数在项目用地评估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业供地价格。
2017年初步形成合理用地机制
“力争以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推动优质服务业项目落地,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节约集约利用闲置的工业厂房等楼宇空间,为全省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市今年计划对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对各种工作机制取得的效果和优劣加以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可行的办法,争取通过试点工作研究出一整套成熟可行的土地要素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方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机制。2017年,我市服务业发展土地要素制约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形成比较合理的服务业用地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服务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资源消耗率,产出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