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其中,临街的老屋、斑驳的石帮、宁静的长水塘和悠闲的人们,无不诉说着这座古镇悠远的历史,而王逵植梅兴镇、一代文豪朱彝尊和曝书亭正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深深烙印和宝贵财富,让一代一代的梅里人秉承了这座古镇的质朴无华和简单幸福,更加彰显梅里小镇的独特魅力。”——在王店镇党委书记周小明为刚刚出版的《王店记忆》一书作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书写了千年古镇王店的文化渊源和现代传承。
非物质遗产、梅花精神、年俗年味……对于民间文化,王店人有着特别的情结。正如序言中所写,世世代代的王店人传承着积淀深厚的文化,保护着那些渐行渐远的民间习俗,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王店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的”遗产,目前王店镇共有三位非遗传承人,分别是“剪纸艺术”与“嘉兴剪纸刻盘制作技艺”传承人龚德康、“王店篮”传承人周桂法和“赞神歌”传承人钱玉英。他们传承的传统技艺和民间歌谣在王店代代相传,并积极将其发扬光大。
提到龚德康,这个名字在王店几乎家喻户晓。他有一双巧手,他所传承的南方派剪纸细腻精致,通常是将一叠纸放在一个被称为刻盘的模具上,先在纸上画出图样,再用刻刀一点一点地刻出一模一样的一套图案,剪纸的刻盘都是老人亲手制作。老人解释说,刻盘用蜡制成,因为蜡的软硬度适中,下刀比较方便,如果不用蜡盘,就很容易损坏桌子和刻刀。多年来,龚德康的剪纸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他还担任了王店镇梅里小学和王江泾镇金跃小学的课外辅导员,手把手教小学生剪纸,使这门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王店篮”在上世纪十分盛行,家家户户都提着它上街买菜购物。看似造型并不复杂的篮子有着11道工序,需要用到锯子、竹刀、篾布等工具。技艺传承人周桂法表示,少一根竹篾,就不是“王店篮”了,这门手艺在他家已经传承了上百年。
“赞神歌”是流传于王店的一种古老民间唱腔,歌唱者被称为“神歌先生”或“骚子先生”,传承人钱玉英已年近七旬。“赞神歌”起初主要传唱于田间,叫做“祀田蚕”。每逢遇上田荒、蚕茧欠收之际,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便聚在一起出钱出物、杀猪宰羊,祈求神灵保佑。在新时代,“赞神歌”又有新变化,摒弃了迷信内容,改唱“劝人为善”等。
关键词:梅里精神
从“王逵植梅”的故事开始,每一位王店人都对梅花有着特殊的情结,梅花不畏风霜的高洁品质也成为王店人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被称为“梅里精神”。
近年来,王店镇在每年2月或3月都会举办“赏梅节”。王店古称“梅里”,这个古雅的名字源于五代时期,当时嘉兴镇遏使王逵居住在此,非常喜爱梅花。史料记载,当时这个地方曾植梅百亩,因此名为“梅里”、“梅汇”、“梅汇里”等,而流经全镇的河流也被称为“梅溪”。2006年起,王店镇开展了“植梅兴镇,再造梅里”活动,在建林村聚宝湾和南梅村专建梅园百亩,植梅20多个品种、一万多株,经过几年培育栽培,梅园已成为王店一景,白梅、红梅化成一片片“梅海”,与江南水乡相得益彰。
王店镇还曾向社会各界征集“梅里精神”,收集了“崇文尚德创新图强和谐奋进精诚致远”、“文明诚信和谐包容开放创新”等原创“梅里精神”数百条。
关键词:年俗年味
《王店记忆》一书的作者梅晓民被誉为王店镇的“百科全书”,他对王店的民间文化有着深入研究。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王店人的过年习俗丰富多彩,年俗年味十分浓郁。在“欢欢喜喜过新年”、“家家时兴吃年酒”等章节有着详细记述。
梅晓民在书中写到,自古以来,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出门作客,只有到了腊月才得闲,因此春节成为农民最最看重的节日。因此,吃年酒的习俗保留至今。过了大年三十,人们便开始走亲访友到处拜年,邻里朋友、近亲远亲,家家户户都要走到,而拜访客人时吃的饭就称为“吃年酒”,主人家会置办一桌比平时丰盛得多的菜肴邀请客人品尝,显示自己的热情好客。
腊八粥、打年糕……
除夕贴春联吃团圆饭,初一拜年,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吃元宵、游灯会、猜灯谜。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农民生活条件蒸蒸日上,空余时间也比过去多。很多家庭春节前就开始请客吃年酒,在春节期间有些人家会选择旅游,为传统年味平添几分时尚。
□图片由王店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