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推进新型城镇化 建设“两美”新嘉兴
2015年1月30日 08:48 来源: 嘉兴日报 撰文 张 萌 胡莉萍 沈 鹏

  2014年已悄然走过。这一年,嘉兴发展蹄疾步稳,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大环境下,一年来,我市城乡建设大戏精彩纷呈,规划为要、生态为先、服务民生、创新管理是贯穿一年工作的主线,而一个个关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关键词是这条主线上一颗颗闪亮的明珠,生动地诠释了这一年城市“血脉”更新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关键词的背后,都凝聚了建设人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为此,我们盘点出2014年十大建设领域关键词,来看看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城建力量。

  关键词一:多规合一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城市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也给城市规划及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例如,多个规划布局差异、土地错配,导致土地资源浪费、项目落地困难,规划体系庞杂、数量过多,不利于提高行政审批和管理效率等诸多问题。

  2014年9月份,我市被确定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四部委(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建设部)同时试点“多规合一”的城市,为破解当前城市问题提供了契机。为此,我市成立“多规合一”领导小组,10月份,编制完成嘉兴市“多规合一”试点方案,11月份编制完成嘉兴市“多规合一”工作大纲。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厦门“多规合一”工作都切实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嘉兴市希望通过“多规划合一”,形成统一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体系、统一规划蓝图、统一基础数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管理机制,破解当前发展要素制约的现实问题,加快形成协调融合的技术规范,切实完善高效透明的审批流程,实现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词二:三改一拆

  2014年,我市“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建工作呈现行动快、力度大、成效好的局面。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面积2014万平方米,稳居全省第三,超过2013年全年拆违量的1.6倍,其中拆除违建猪舍938万平方米。实施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面积1722万平方米。完成46个镇(街道)的“无违建”考评验收工作。累计拆改出土地面积29925亩,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81.5%。

  “三改一拆”在推进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的同时,也为区域的转型发展拓宽了天地。据了解,去年,全市启动城市有机更新1万亩共对276个旧住宅区、222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改造整治,大批老旧小区实现了“路面平、管道畅、路灯亮、设施全、绿化美、环境洁”,近14.56万户居民直接受益。另外,全市共实施旧厂区改造项目1258个,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三产项目落地生根。

  关键词三:五水共治

  2014年,一场关乎民生福祉、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五水共治”攻坚战在禾城大地全面打响。“五水共治”与市建委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该部门按照省、市相关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全市建设系统“五水共治”有关工作制度》,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全市污水管网建设、排水管网建设、供水管网建设、管网提标改造、大型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节水器具改造等工作全面有序铺开。

  “2014年我们对市区116处积水点进行改造,改造已经全部完成。”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去年市建委对市区116处积水点进行改造,新建排水管网129.1公里,提标改造管网73.9公里,雨污分流改造63.5公里,排水管网清淤1103.3公里,新增应急设备10240立方米/小时,改变大雨天易积水现状,改善居民雨天出行条件。同时该部门还在易积水点设立水位标志,警示过路行人和车辆,防止车辆熄火和交通事故发生。

  关键词四:低影响开发

  低影响开发对于不少市民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汇。然而,低影响开发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有效“利器”。2011年,国家水专项办公室把嘉兴列为示范城市,并设立了“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研究课题,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服务于嘉兴“海绵城市”建设。

  经过四年的研究和试点,我市已经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突破并获得技术专利授权,已建成了晴湾家苑、蒋水港绿道、湘家荡东外环河绿道、嘉兴植物园和勺园生态停车场等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

  据了解,所有的示范工程都能实现控制降雨量20mm的目标,如一场降雨量在20mm以内的雨天,不会产生雨水外排现象。而在初期雨水的污染控制方面,无论是SS、COD、氨氮等指标,均能削减30%以上。

  关键词五:生态绿道

  幽静的小道沿河铺设,道路旁绿树成荫,河边美景尽收眼底……到家门口的绿道健身休闲,已经成为不少市民闲暇时光重要的生活了。早在2010年底,嘉兴就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绿道建设,按照“一年成线、两年成网、三年成景”总体目标,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扎实推进市区生态绿道建设。

  截至目前,我市已经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生态绿道700余公里,占全省绿道总里程的60%,实现了80%市民步行15分钟或骑行5分钟就可到达最近绿道。

  如今,生态绿道已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已经打造了环南湖—西南湖、新塍塘等6条特色生态绿道,已建成连接南湖—梅湾街—月河景区绿道25公里,建成新塍、湘家荡、梅花洲古镇、现代农业绿道33公里,建成古运河绿道18公里。

  关键词六:住房保障

  为推进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革保障房供给制度,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提高住房保障实施水平,今后我市住房保障模式将从实物保障为主逐步转变为货币补贴为主,这表明政府将从建保障房改为发放货币补贴,供居民选择在市场上租房或买房。

  据了解,从2014年起,我市各地将逐步停止建设经适房实物房源,并重点发展公租房。同时,今后我市将把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重点,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同时采取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和其他机构投资、建设和运营公共租赁房的积极性,多渠道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另外,从2014年起,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实行并轨运行,原有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管理。同时,根据并轨后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城镇住房保障规划,将规划确定的廉租住房规划目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相应并入公共租赁住房规划目标和年度计划指标。

  关键词七: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我市实现建筑业产值1134亿元,上缴税收31.4亿元。随着现代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建大楼,不再是一大群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而是像搭积木一样,将一堆零件拼装组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

  据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工业化涵盖了建筑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模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对促进建筑业和建材业融合,提高建筑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减少工程质量通病,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14年,我市已启动了“弘信·观湖”、“万科·海上传奇”两个新型建筑工业化试点项目。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嘉兴良好的地理位置,积极引导新型建筑工业生产基地落户嘉兴,目前已有桐乡美信宝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万家兴”10万立方米装配式住宅生产基地落户我市。

  关键词八:建筑节能与

  绿色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的建筑节能工作以政策支持为先导,以工程示范为抓手,以行政监管为手段,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多渠道推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共有64个项目获省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涉及新建筑节能、能耗监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道路照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绿色建筑等。已建成万达广场、金都夏宫、嘉兴市海盐县零碳屋(能源学校)工程等7个星级绿色建筑。

  全市拥有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项目3个,3个项目已累计落实和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面积共计1227.77万平方米,地源热泵30.38万平方米,11个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共计18.696兆瓦已全部建成,顺利通过验收实现并网发电。

  关键词九:数字城市

  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平台是全市统一、权威、标准、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嘉兴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有公安、工商等二十多个部门依托此平台建设了三十多个应用,实现了多个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资源集成交换。

  嘉兴市通过地理信息共享平台项目的建设,实现了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提高政务效率。如数字城管的运用就是基于天地图使用的成果,数字城管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国嘉兴门户网站开通环境卫生曝光台,市民可随时通过手机对身边的垃圾堆、卫生死角、违章停放、店外经营、广告破损等各种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进行抓拍举报,举报信息经核实确认就会立刻显示在城市卫生曝光台的电子地图上,各职能部门什么时间处理、处理效果如何等都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全程接受公众监督。

  据统计,2014年全年,数字城管共收到市民各项举报7426条,占总量的9.7%,形成了公众与管理部门互动的城市管理新路径(啄木鸟有效信息7426条,采集员上报以工单形式派发69502条)。

  关键词十:权力清单

  从去年3月份开始,市建委根据有权必有责的要求,编制和落实责任清单。经梳理,实际保留事项15项、省级委托行使6项;属地管理事项共365项、省级委托行使1项;审核转报事项32项。

  除了梳理、编制职权目录外,该部门还通过整合有效资源,集中精兵强将,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革。市建委将以往分散在各部门(处、室)的8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市行政审批中心建委窗口统一受理和办理,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一个窗口受理办结。

  同时,根据审批事项的难易程度,分别按照一审一核制、联合会审制、研究审查制的要求,进行审批流程再造,减少审批层级,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据统计,去年以来,市建委行政中心审批窗口共受理审批事项2154件,其中50%以上的审批项目实现了立等可取,如资质证书内容变更、门头店招等事项,过去需要两三天时间办结,现在资料齐全的话当场就可以办结领证。

 

标签:城镇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