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曝书亭 > 书评
文化,普及爱和善良
2015年1月27日 08:55 来源: 嘉兴日报

       品书沙龙

 

  《何谓文化》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荐书单位:秀洲区委直属机关工委

  

  《何谓文化》为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2012年的著作。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厚重的文化读本,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

  在本书中,余秋雨先生首次对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在学理层面上进行分析辨源,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根本目标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等重要问题。用最动情的散文化语言回忆了与自己有过不寻常交往的多位文化巨匠,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章培恒,以及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并特别回忆了四十年前亲自参与文化重建的周恩来总理。回忆文革往事,从这些大家身上找寻文化的奥秘。值得注意的是,余秋雨在书中第一次全面澄清和驳斥了历年来媒体和个人针对他的各种质疑和诽谤。

  除此之外,余秋雨又结合了自己对多处文化遗址的考察,从古典中提炼文化涵养,谈古论今。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使《何谓文化》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堪称20多年来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思索的最诚恳、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作者简介】

  余秋雨,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

        【精彩书摘】

  文化的最终目标 

  一个最复杂的文化课题,立即变得不复杂了。

  中国儒家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他们都把爱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最后原则。

  回溯远古历史,最早所说的“文化”,就是指人活动的痕迹。当这种痕迹集中起来,“文化”也就是人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共同体。但是,这样的共同体应该很多,为什么只有很少几个能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而其他却不能?过去的解释是,能生存,只因为强大。其实只要稍稍研究一下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就能明白,人类在巨大而突发的破坏力面前,一时的所谓强大并没有用。如果不能互相救助,反而互相争夺,那么,谁也存活不了。因此,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

  从大说到小,就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存在,也必定是无数前人善良的结果。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

  唐末一个逃难者在严寒之夜被拉进了一扇柴门,宋代一个书生涉江落水被路人救起,这很可能是我的祖先。一场灭绝性的征剿不知被谁劝阻,一所最小的私塾突然在荒村开张……这些事情,也都可能远远地与我有关。因此,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

  我不否认,历史上更多地存在着“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但是,正是在血泊边上的点滴善良,使人类没有退回丛林变为动物,这就是动物所没有的“文化”。世间很多最初原理都会变成终极原理,善良也就由此而成了文化的最终目标。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文化宣示得非常堂皇却分析不多,而佛教文化却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

  佛教的逻辑出发点,倒不是善,而是苦。人为什么有那么多苦?因为有很多欲求。而细究之下,所有的欲求都是虚妄的。世间种种追求,包括人的感觉、概念、区分,都是空相。在快速变化的时间过程中,连自己这个人也是空相。由此,得出了“无我”、“无常”的启悟,可以让人解脱一切羁绊。但问题是,处于早已蒙恶的世间,“独善”的自己已不真实。那就应该解救和引渡众人,在“精神彼岸”建立一处净土。这一来,对于整个人间,都要用善良和慈悲的情怀拥抱和融化,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个意思。

  包括佛学家在内的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人之为人,在本性上潜藏着善的种子。灌溉它们,使它们发育长大,然后集合成一种看似天然的森林,这就是文化的使命。

  对于这一点,我本人,是从中国民众一次次自发救灾的壮举中才深深体会到的。因此我曾多次说,我的文化课程,部分完成于课堂,部分完成于书房,而更重要的部分,则完成于一个个遗迹废墟,和一个个救灾现场。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多次表示,对于人类最终的善良原则和道德原则,不可讨论,也不必讨论。它们像星座一样高耀头顶,毋庸置疑,必须绝对服从。

  雨果又补充一句:

  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当然,不管是星座还是太阳,并不能取代一切。文化的天地辽阔而多变,接受善良的光照会有很多不同的层面和方式。例如,思索人生过程,寻找审美形式,表达震惊、恐惧、怜悯、软弱、无奈,都是以珍惜生命为起点,因此也在善良的坐标之内。呐喊、诅咒、谴责、揭露,也都与此有关。即便是纯粹描写山水,创造美的形态,也都是对人类感觉的肯定,对居息星球的探询,皆属大爱范畴。

  因此,以爱和善良为终极目标,并不会缩小文化的体量。

  【品书心得】

         未必耀眼 却暖人心

  ■周 丹

  作为一位知名学者,余秋雨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敬仰。多年前的文风随着时间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在的他是位学术研讨者,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寻访古今,踏查文化溯源。历经多年的筛选,促成此书面市。

  《何谓文化》这本书总体上可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学术报告,再就是追忆名家的文化苦旅,结尾,作者插入碑帖、今译、墨宝。但对书名还是有点不解,我觉得《何为文化》更为扣题。但细想来,“何谓”与“何为”是不同的概念,“何谓”解释什么叫做,“何为”解释什么是。什么叫做文化?这是概念问题。什么是文化?这是定义问题。看来作者只是想给文化一个概念,给不了定义,原因在哪,不得而知。

  单从概念看,文化应该有两方面构成——正文化和负文化。作者只谈到正文化,负文化虽然有点到的地方,但不太明朗。其实我认为,文化不该只关注一方面的问题,应该更全面地了解和权衡,才是文化概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现如今,文化的残破和流失日趋严重。信息时代的网络暴力似乎得不到任何约束,咆哮、谩骂、指责、挑衅成为个人倾诉的发泄窗口,拼爹、小三、富二代成为时下的一种生活现象。奢侈品、高端科技成为小年轻追逐的新目标。同样的,在文化产业领域,我们貌似还没有真正理解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今天,哪个城市说要发展文化了,其实说的都是发展文化产业,搞文化产业园、建剧院、音乐厅……好像文化产业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面对泱泱人潮,文化却在社会洪流下遭遇逆转,一夜之间变得虚浮很多。

  文化的发展,是对更美好生活的群体追求。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味求大、求新、求轰动,而是提升审美价值,运用至日常生活细节,惠泽每一个人。从有形的作品、礼仪沉淀到无形的集体人格精神。正如《何谓文化》中的一段话一样:“从林怀民,到白先勇、余光中,我领略了一种以文化为第一生命的当代君子风范。他们不背诵古文,不披挂唐装,不抖擞长髯,不玩弄概念,不展示深奥,不扮演菁英,不高谈政见,不巴结官场,更不炫耀他们非常精通的英语。只是用慈善的眼神、平稳的语调、恭谦的动作告诉你,这就是文化。”

  俯仰皆文化

  ■胡 佳

  《何谓文化》全书的架构是一大突破,“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大体系各自成章却又内在承接,堪称妙得。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实现在文化的大框架下潇洒着墨,保持着一贯的“余式格调”。

  窃以为,全书尤为出彩的部分当属“学理的回答”,干货最多,分量最足。“文化”这一论题本就是莫衷一是,而作者未受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之桎梏,展示出了恳切、温暖的探索,“所谓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炬火,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当然全书也有遗憾的部分,余秋雨难逃“文人相轻”的窠臼,书中的几处“嘴仗”打得着实令人有些困惑。但联系到这位年近古稀的学者所深陷的舆论场,这大概也说得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难道还不允许他抒发一番郁结难平的愤懑?

  文化的善与美 

  ■俞 佳

  文化之美,在于文化之善。文化首先应该是一颗向善之心。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余秋雨先生说:“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爱和善良超越一切,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为爱和善良而熠熠生辉。

  书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向我们全面阐释了“何谓文化”。在余秋雨先生的笔触下,文化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故事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余秋雨先生能把关于文化的故事写得精彩,也体现了他的深厚功力。

  兵戈纷乱的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的先行者就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爱与善良的因子始终如影随形。如余秋雨先生所写,“我们区区五尺之躯,不知沉淀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种感恩,懂得把它们全部唤醒。”

  我想,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家,而是要时时提醒自己怀有向善之心,怀有感恩之心,朝着文化最终的目标——爱与善良坚定有力地前行。

  (本期“品书心得”作者为秀洲区委直属机关工委、秀洲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标签: 责任编辑: 谢冬妹

秀州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