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网络经济增长形势喜人。昨天,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根据浙江电商网统计数据,去年1至11月,我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00.79亿元,同比增长40.18%,总量占全省的11.62%,在杭州、金华、温州之后,列全省第四位,已远超2013年全年零售额的493.95亿元。同期,我市居民网络消费额248.05亿元,同比增长58.12%,我市网络零售顺差达到352.74亿元,列全省第三位。
“网络零售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我市电商发展支撑体系的完善,我市在政策、平台、人才等电商发展的支撑体系越来越完善,也有力地促进了电商产业的发展。”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络零售全面爆发
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我市电商销售增势强劲,仅这1个月,我市网络零售额就达到134.87亿元,是2013年前10个月月均零售额46.59亿元的近3倍。
“11月的网络零售的爆发与‘双十一’有着很大的关系。”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双十一”,天猫创造了创纪录的辉煌战绩:总成交额达571亿元,同比增长58.6%,其中移动交易额243亿元,占42.6%;产生2.78亿个订单,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创纪录的辉煌战绩。
为了抢抓“双十一”的机遇,我市电商企业无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大力度的促销,由此也带动网络零售额大幅增长。据市电商行业协会对全市21家重点电商企业的统计显示,去年“双十一”,这21家重点电商企业成交额达10316万元,同比上升49%。在桐乡洲泉,钱皇蚕丝被在“双十一”当天实现销售3987万元,平均每分钟成交2.77万元,蝉联蚕丝被类目网销冠军。而这个脱胎于洲泉古老的蚕丝被行业的电商企业,2010年才从淘宝天猫商城横空出世,其品牌蚕丝被已连续5年居销量第一名。
季节性消费拉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市的皮革、毛衫等较为适合网络零售的商品,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也带动了全市网络零售额实现大幅增长。如主要从事羊绒衫销售的草鞋网络,去年“双十一”期间销售额从2013年的300万元爆发式增长到3100万元。
同时,在互联网经济的大潮下,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顺应潮流,纷纷组建、扩展运营团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市场。据统计,我市在淘宝网天猫平台开设的B2C网店(B店)从去年3月末的1908家,增至6月末的2150家,显示我市企业触网热情仍然高涨。
电商平台更加完善
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吉杨路网店街、耀城电子商务楼、名都电子商务园、颐高电子商务园、嘉兴名品城O2O电商产业园……在嘉兴市区,电商产业园遍地开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培育,其中不少园区已逐渐“开花结果”,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入驻企业,产业园的平台效应、集聚效应也开始显露。
南湖区的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引入电商企业98家,全年网络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元;海宁皮革城网商大厦也已初具规模,全年网上销售总额可达6亿元;嘉兴“电子商务名品城”已上线交易;桐乡电商园、海盐秦山富民基地、嘉善华夏跨境电商园等也在建设推进中。去年11月,我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名单,全省共15个县(市、区)入围。我市南湖区也名列其中。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皮革、箱包、服饰、小家电等,纷纷抢搭“信息高铁”,就地转型升级。近日,阿里巴巴·平湖产业带正式上线,这也意味着今后全球客商只要点击“www.pinghu.1688.com”,就能批发到优质的“平湖制造”商品。海宁产业带、桐乡产业带先后在阿里巴巴上线,濮院毛衫建起“云端市场”,“海皮城”、“经编单品网”、“洲泉蚕丝城”等一系列行业线上平台也已全面上线运营,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才支撑更加有力
去年12月26日上午,以“寻找下一个马云”为口号的嘉兴市青年电商创业大赛尘埃落定,历时5个多月时间,84个创业项目团队及个人参加比赛,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电商创业在我市的热度。
嘉兴电商要发展,人才是瓶颈。为了突破人才难题,我市依托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与电商企业合作,大力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桐乡市引进了“淘宝大学”专业培训机构,海宁市以“电商大讲堂”品牌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去年初以来,全市已组织电商培训活动近200场,参加电子商务基础技能和中级培训人员达9500多人次。
去年在桐乡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是给我市电商创业再添了“一把火”。相关人士表示,嘉兴在交通区位、物流条件、创业成本、产业基础等方面独具优势,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名片效应,有望使嘉兴的这些价值和优势得到进一步挖掘、放大,并吸引更多电商企业、人才、项目汇聚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