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秀洲新区美丽蝶变的背后
2014年12月25日 09:27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欧林 通讯员 邵坚

   每当工作之余,秀洲新区征迁安置处的鲍海林,都会到秀湖施工工地转转,听听挖掘机的声音,看看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虽然不是工程建设者,但鲍海林知道这一工程顺利推进的背后,闪动着他和同事披星戴月做征迁户思想工作的身影,凝结着征迁安置办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作为定义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坐标,嘉兴主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秀洲新区,其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显。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一个花园般绿水与生态交融的宜居新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在秀洲大地上快速崛起。如今,漫步其间,高楼林立、商业繁荣,绿树如荫、鸟语花香……所见所闻无不透露出浓浓的现代化城市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而在这幅城市美景绘就的原点,却要由鲍海林和他的同事们来完成,因为他们是这张城市描绘美景的“白纸”制造者。今年是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也是园区秀湖工程、荫家桥一校二路等多个重点项目推进年。今年初,为配合新区建设,征迁安置办启动了征迁遗留户攻坚战。

  2014年底征迁安置处给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全年完成拆迁83户,拆除房屋面积62000平方米。其中秀湖工程3户、荫家桥村一校二路工程25户均已全部完成,为秀湖工程、高级中学、东升西路和加创路等重点工程打好了基础;秀洲新区拓展区完成27户;九里村四期完成28户。

  究竟是怎样的工作,才能使拖了10多年的征迁户同意征迁,才能让征迁遗留户攻坚战打得如此漂亮?12月中旬,记者带着疑问深入新区征迁安置处,探寻和感知这美丽蝶变背后的点点滴滴。

    四大类工程遭遇推进难题

  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着眼于实现城区转型跨越发展,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秀洲新区班子形成了“征迁是城市新陈代谢的客观需要,没有征迁就没有城市的发展”的共识。近年来征迁虽然使新区面貌焕然一新,但征迁遗留户却时常让城市建设步伐停滞。

  秀湖工程要顺利推进、东升西路延伸段工程即将开工、运河文化公园开工建设、中润零配件项目等待落地……这是今年摆在秀洲新区领导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以秀湖为例,这是嘉兴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民生工程。嘉兴由于受地表水源条件限制,水源单一,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无法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为了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提高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建设嘉兴市应急备用水源(秀湖水库)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因为这一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嘉兴市区及秀洲区53万城乡居民的供水安全程度,同时改善了上游水源及库区周边水环境,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东升西路延伸段工程开工建设,则事关秀洲新区未来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区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新区与市区间的交通联系日渐紧密。目前连接这两区域之间的中山西路交通量非常大,几乎呈饱和状态。今后新区的迅速发展,园区与市区的沟通和联系将不断加强,中山西路将无法承担所产生的全部交通流量。东升西路延伸段的建设,对秀洲新区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缓解中山西路的交通压力,对充分发挥秀洲新区片区功能,提升片区吸引力、增加发展动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将缓解中山西路的交通现状,加强秀洲新区与市中心的联系,为秀洲新区北区吸引人气。

  民生工程、道路基础设施工程、招商引资重点工程、环境整治综合工程,这四大类工程都遭遇着征迁遗留户的“瓶颈”问题,亟待新区征迁安置处工作人员花大力气破解。

  而另一头摆在新区征迁安置处工作人员面前的,却是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新区征迁安置处主任徐关鑫介绍,这些征迁遗留户有着以下几个特点:遗留户数量多,人员紧张;时间跨度大,情况复杂;遗留户心理预期较高,攻坚难度大。比如,荫家桥村从2003年涉及拆迁至2011年第二次整体拆迁,遗留农户有的长达11年之久,农户对养老保险、拆迁补偿等多个问题反映强烈。涉及到高级中学、加创路和东升西路工程的荫家桥村25户农户,他们心理预期普遍较高,甚至远远突破现行政策,对农户的要求,现行政策中缺少对农房依法征收的依据,工作难度大。

  一头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亟待开工,一头是谈判多年依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的遗留户。如何破解这一困局,考验着新区征迁安置处的工作能力。在全体征迁处人员努力下,一场征迁遗留户攻坚战打响了。

  根据工程项目的时间要求,征迁安置处重点突出秀湖工程3户和荫家桥村一校二路涉及的25户攻坚扫尾,以此为目标,成立6个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实际攻坚工作中,做到分工不分家,有困难大家一起协商,每周五召开攻坚工作例会,对拆迁对象逐户进行分析讨论,群策群力。

  自从攻坚工作小组成立以来,征迁安置处同事放弃周末或晚上休息时间,主动上门找农户做思想动员工作,把本职工作做精做细,摸清农户的心理,找到他们的心结。在长时间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荫家桥村遗留户对养老保险一事一直存有疑虑,工作人员上报后,短时间内解决荫家桥村遗留户的养老保险问题,党工委副书记何文彪同志挨家挨户现场踏勘、走访,为下一步攻坚工作的推进打好了基础。

  遗留户攻坚除时间要求紧迫之外,往往农户会借机提出过高要求,突破现行政策,所以极易引起前期已拆农户的不满。因此,在面对农户工作时,征迁安置处工作人员做到政策前后的一致性,确保了补偿安置的公平性,对于漫天要价的无理要求坚决否定,从而维护区域内的稳定。

    人性化操作攻克遗留户难题

  征迁工作难在哪里?难在征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难在每一户都有特殊情况、都有不同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征迁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处理矛盾纠纷的过程,一个平衡和维护群众现实利益的过程。

  “法治化规范、人性化操作”始终是秀洲新区征迁安置处坚持的原则。法治化规范,要求每个动作都透明、规范。横向,所有征迁居民标准一致,绝对公平;纵向,确保前后政策一致,决不让老实人吃亏。

  有了法治规范的政策,征迁工作就迎刃而解了吗?实践证明,不尽然。征迁毕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老百姓用手中最有力的砝码为自己尽可能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无可厚非。在政策框架不可能突破的情况下,体贴周到的服务显得尤其重要。在遗留户攻坚战中,征迁安置处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利益维护好、把群众困难解决好、把群众需求落实好。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征迁干部用感情、凭诚信、靠行动感化拆迁户,获取群众真心支持和拥护,使他们由最初的抵触、观望逐渐转变为理解、支持和配合。

  今年下半年,总投资1亿元美金、注册资本金3500万元的中润汽车零部件项目成功落户秀洲新区。如何让这一好项目顺利落地,成了秀洲新区征迁安置处这一时期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一项目落户地块上,还有一户农户尚未成功搬迁。征迁安置处了解到,这一农户其实有主动搬迁的意愿,但与征迁部门沟通时,由于对方要求与政策补偿之间差距太大,造成了征迁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要想攻克难关,必须找到症结所在。征迁安置处通过听取各方意见和多渠道走访,仔细分析后,认为这一家庭的两个女儿是征迁的难点。大女儿由于出嫁,希望征迁后可以单独造一幢房子;小女儿患白血病,需要持续不断的治疗资金。征迁安置处工作人员蒋法根首先找到大女儿,向其仔细分析了相关政策,并结合其自身的家庭情况,告知现在的居住环境非常不适合她妹妹的治疗和恢复。经过多次上门和推心置腹的谈话,大女儿终于接受了征迁标准,签订了拆迁协议书。

  大女儿松口同意,老两口随之坦然同意拆迁。虽然同意拆迁,但蒋法根感觉工作还没完,多次上门做工作后与征迁户建立了情感,让他有着帮助该家庭解决困难的强烈责任感。在蒋法根的牵线和帮助下,嘉兴市华侨分会副会上戴其峰和这一家庭成功结对,戴其峰在提供一定资金帮助的同时,也愿意为小女儿病愈后提供就业岗位。

  在加创路和东升路规划道路的交叉口,是一户2003年征迁时的遗留户。只有拿下这一户,东升路延伸段工程才能顺利推进。可现实情况是,这家房屋所有人已不在嘉兴,目前居住者只是承租户。通过多方打听,新区征迁安置处才获悉,这户农户的户主在横店,子女在南京。于是征迁处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前往征迁户当前的居住地上门做工作。看着工作人员旅途奔波的疲惫,听着设身处地的沟通,一次又一次,征迁户心中的疙瘩慢慢解开了,最终在拖了多年没签的征迁同意书上签下了名字。

  在此次运河环境整治中同意拆迁的遗留户,则两次感受了新区征迁安置处的人性化操作。当前,在西港河道开建时,由于双方在征迁条件方面没有达成共识,征迁户不同意拆迁。为保障该农户的合法权益,新区选择加大工程造价,将工程设计图往西偏,以确保该农户的住房安全保留。近10年时间过去了,征迁安置处工作人员和该农户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公开透明、前后一致的征迁政策,也让征迁户明白再这样耗下去,自己丝毫不能获得更多利益,而且日益变差的居住环境也使得自身生活质量降低。感受到征迁安置处的宽容和理解,最终该农户在这次攻坚战中同意征迁。

  正是通过从细处入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设身处地为征迁户着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最终使征迁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使征迁遗留户攻坚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佳绩。

  □图片由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

标签:新区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